AI热点 1 months ago 184 Views 11 Comments

奇绩创坛 2025 春季路演:Agent、具身、Infra、AI4S,57 个项目完整介绍

Published 7995 Articles

上周日,奇绩创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了其 2025 年春季创业营路演日,共有 57 家公司参与了路演。


创业营入营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高强度、高活跃的方向:场景智能(22 家,其中 AI Agent 28 家)、空间/具身智能(16 家)、认知智能(18 家)、科学智能(4 家)


项目覆盖 AI Agent、智能硬件、AI4S、机器人、先进制造、AI Infra 等多个关键赛道。


在路演日现场,共展示了 28 个奇绩算力免费支持的前沿科研和创业项目,如“将神经量子态引入大语言模型压缩场景,探索全新架构”、“从原子尺度统一建模分子、蛋白和基因”等。


2025 年春季入营项目行业主体分布


以下为路演项目名单。


凌创电机



一句话介绍:体积重量减半、成本仅 1/3 的轴向磁通电机。


项目简介:凌创电机基于创新的轴向磁通电机技术,致力于突破传统电机技术瓶颈,打造高性能、低成本的智能时代动力解决方案,满足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对高扭矩密度、高效率电机的需求。公司产品凭借自主正向研发的技术,在效率、轻量化及集成度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时通过自主创新工艺与成熟供应链的深度融合,降成本降低 70%,突破了轴向磁通电机商业化的瓶颈。


团队介绍:


黄闻嵩:创始人/ CEOUCLA 机械工程拉丁荣誉学士,连续创业者,曾作为创始人/ CEO 创办 Squab Gaming,获美国 VC 机构投资,服务 1 万+ 付费用户。


联合创始人/ CTO,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深耕轴向磁通电机科研超过 10 年,相关成果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获得 2019 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 年河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24 年江苏省十大科技进展。


高比冲高可靠高效率先进卫星电推进器



一句话介绍:卫星电推进器领域星链的有力挑战者。


项目简介:殿推(上海)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卫星电推进器供应商,服务卫星总体单位,作为卫星动力的核心部件向其提供卫星电推进器。产品分为霍尔推进器、离子推进器、脉冲等离子推进器三大类。星链一代采用的是氪霍尔推进器,星链二代采用的是氩霍尔推进器,预计星链三代采用的是氩气离子推进器,再下一代是吸气电推进器。我们有能力也有最好的基础追赶星链。


团队介绍:


柯于俊:CEO,是中国第一个吸气电推力器方向博士,吸气电推进器鼻祖的关门弟子,长期担任国家队电推进器主管设计师。


刘政:首席专家,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在纳米材料方面的经验可帮助团队在 MEMS 纳米材料阴极、吸气电推进的抗空气腐蚀涂层、吸气材料等方面提供帮助。


ALLO TECH埃逻科技



一句话介绍:打造 AI 时代通用工业设计引擎。


项目简介:埃逻科技旨在打造新一代 AI 工业设计引擎,通过自研设计推理模型底座 + 不同行业领域的知识库模块,让 AI 代替大量专家人力来完成各种工业场景下的设计研发推理任务,为企业实现颠覆性降本增效。我们目前已在预制装配住宅领域;太阳能光伏幕墙领域和汽车外饰设计领域实现了百万级订单交付并获取了千万级订单意向,并已有 AI 独立设计的实际落地项目验证。


团队介绍:


谢佳豪:Founder / CEO,哈佛大学设计硕士,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跨选。曾获 MIT AI Venture Studio 铜奖、NVIDIA Inception Project 卓越企业称号。


王浩翼:CTO,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硕士。


郑祺:COO,清华大学设计硕士,清华大学计算机跨选。


魔法葫芦



一句话介绍:一拍一录,打造真正的第二大脑。


项目简介:魔法葫芦是一款感知驱动的第二大脑工具,通过“拍照 + 录音”捕捉用户所见所闻,结合上下文实时预测意图。无需提问,AI 就能在关键时刻推送信息与建议。产品已覆盖全平台 App,未来将拓展至穿戴设备和脑机接口,打造人与智能体协作的新入口。


团队介绍:


吴立威:创始人/CEO,商汤科技从 0 到 IPO 的核心成员,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大学期间曾开办补习班赚得第一桶金。


暴天鹏:联合创始人/CTO,清华硕士,曾主导商汤智能巡检产品,创造上亿营收。放弃博士学位加入商汤,擅长面向落地的 AI 架构设计。与吴立威在商汤共事多年,是长期搭档,具备高度协作默契。


何康:联合创始人,全栈工程师与技术黑客,精通运维、开发与安全,13 年坚持徒手健身,曾辍学钻研 0day 漏洞。与吴立威是儿时伙伴,拥有极强自学与执行能力,是产品快速落地的重要保障。


电仔羊科技



一句话介绍:一次示教,即可生产的柔性化产线解决方案。


项目简介:电仔羊科技专注于 AI 视觉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面向劳动密集型中小制造企业,提供零代码、超速部署的智能机械臂引导系统。通过自研模仿学习算法与3D视觉技术,系统实现“一次示教,即可生产”,打破传统机械臂在部署周期、操作门槛及产品适应性上的桎梏。产品覆盖涂胶、上下料、抛光等典型场景,助力制造企业高效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需求。


团队介绍:


韩奇迪:创始人,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毕业,前海康威视研究院智慧交通领域项目 AITraffic 核心开发人员;连续创业者,Tau Beta Pi Engineering 成员,企业主家庭背景。


孙宇君:联合创始人,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毕业,具备光电、科学计算与电子工程三领域的跨学科背景。曾在多所学校实验室与企业从事通信、纳米光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及计算机视觉学科技术工作。拥有四年计算机视觉算法研发经验,专注于工业视觉与智能系统落地,具备从前沿研究到工程实现的全栈能力。


华科核心团队:由鲜可教授带领的智能感知研究团队。鲜可,华中科技大学小米青年学者,领衔智能感知研究团队聚焦三维视觉和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科研基金等纵向项目 3 项,相关成果发表于 TPAMI/CVPR 等顶刊顶会,推动视觉感知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手机影像等场景的工程化应用。


析析教育智能



一句话介绍:能画会聊的教育智能。


项目简介:析析做能画会聊的教育智能。AI 教育的摩尔定律——人工智能的渗透率每增加 1%,学习效果增加 10%。析析教育智能通过 Chatbot 、墨流画板交互、析析学习平台等 AI 教育产品,提高人工智能渗透率,让学习轻松高效,我们培养 2 亿青少年做深度思考。


团队介绍:


罗毅:CEO,上海交通大学辍学,连续创业者,独创数学思维体系获全网 80w 人认可。守望先锋战术分析师,篮球高手,全栈工程师,vibe coding 爱好者 。


闭云峰:CTO,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前英特尔芯片工程师,做过自动坦克。全栈工程师,精通 vibe coding 。


镜绽科技Mirrorbloom



一句话介绍:智能 3D 角色动画引擎,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玩具总动员”。


项目简介:镜绽科技(Mirrorbloom)专注于打造 3D 角色自动绑定、重定向、动作表情生成等技术,致力于建设以 3D 虚拟角色为中心的新内容载体及人机交互形式。用户只需拍照上传,即可将实体玩偶、手办等“复活”成 3D 角色,化身用户的专属陪伴。


团队介绍:


廖周应成:CEO,香港大学图形学博士休学创业。本科上海交大,硕士马普所。近十篇顶会论文超 500 引用量。首创了无骨骼 3D 角色动作迁移及视频驱动 3D 角色绑骨。金属乐队键盘手,曾进行江浙沪巡演。


Haroldle Liu:产品联创,华五人工智能博士。曾在游戏、互联网大厂担任 AI 产品经理。AI 游戏、虚拟人相关丰富产品落地经验。


Taku Komura:首席科学家,香港大学正教授,前爱丁堡大学正教授。担任图形学顶会 Siggraph asia 大会主席。首创了深度学习驱动的 3D 角色动画,项目 AI4Animation 在 Github 获得 8k+ star。


框泠泠游戏



一句话介绍:让游戏成为 AI 时代的新媒体。


项目简介:框泠泠游戏致力于用 AI 工具链与专家知识库抬升策划杠杆,将游戏打造为下一代信息传播与表达的核心媒介。公司深度重构游戏生产方式,形成行业平均 4-6 倍的稳定精品游戏产能,面向 P 端和 B 端用户提供从策划、设计到发行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让任何有知识、有故事的人都能在 5 个月内成为一名游戏制作人。


公司不仅探索恋爱、沙盒等主流游戏类型,还致力拓展游戏的媒介边界,探索 AI 时代游戏化在数字医疗、教育、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信息表达与沉浸叙事能力。旗下代表产品包括《恋爱从离别开始》《她山:逐日耕记》《Kiss or Kill?恋爱裁决!》《代号:小画家》。


团队介绍:


宙间(鲁宇时):创始人/ CEO,中央美术学院数字媒体本科,多次创业者,资深视觉从业者,游戏技术策划;主导游戏产品获 Game Connection,腾讯游戏创作大赛等多项大奖。


宋涵:联合创始人/ CCO中央美术学院视觉传达本科、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硕士符号学学者,深圳市插画协会成员,作品《九垓游》《蚁后》《弗雷德甘达》等入选全国插画双年展、金海豚动漫节、德国科隆影像节;曾作为游戏编剧就职于《天谕》等多个商业游戏项目。


第一性原理+ AI 多肽药物发现平台



一句话介绍:我们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打通了数据、AI、第一性原理与实验验证的闭环。


项目简介:打通“从数据到药物产品”的 AI 多肽药物开发平台,依托独有的高质量数据、自研的定制化算法,以及融合 AI 与药物研发实战经验的跨学科团队,实现了模型即产品、产品即知识产权的闭环体系,具备持续放大的竞争优势。完全自研 SOTA 多肽计算平台,仅用一周、万分之三成本,平台设计出体外药效超越上市多肽药物的分子。


目前已与一家跨国药企签署付费订单,并共同持有合作项目的核心权益。同时获得来自全球 Top 药企的千万级资金和孵化支持。


团队介绍:


创始人/ CEO,拥有香港大学量子化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博士学位,在医药 AI 领域深耕超过 10 年。曾任职于全球头部药企研发中心首位 AI 研究员,参与 AI 驱动的新药研发项目,拥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此外,还具备顶级投行新兴行业研究背景,兼具科技洞察力与产业视角。


CSO,比利时根特大学计算生物学博士,师从基因组学奠基人之一。有 10 多年计算生物学赋能药物研发实战经验,曾任多家全球头部药企计算生物学负责人。


Diatom Biolab



一句话介绍:基于芯片的通用生物实验室,打造生物发现的“AWS” 。


项目简介:Diatom Biolab 使用全球领先的数字微流控技术,开发了基于芯片的通用生物湿实验室——生物服务器 。通过在芯片上操控携带各种分子和细胞的微液滴,结合不同的反应条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生物服务器可以执行高通量、模块化、自动化的生物实验,实现效率的指数级增长。生物服务器不仅是生物实验服务的供应商,也是高质量生物数据的生产商。生物服务器将重构生命科学的基础实验设施,让生物发现和软件开发一样简单可及。


团队介绍:


张旌:联合创始人/CEO,武大弘毅本科,澳国立基础医学博士;从 0 到 1 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开发经验;13+年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


王启宁:联合创始人/CTO,北理工本科,UCLA 机械工程博士;领导建立全球首个数字微流控云端制造平台;8+ 年数字微流控研发经验。


CJ Kim:联合创始人/顾问,数字微流控技术发明人;UCLA 教授, IEEE/ASME/AIMBE Fellow;创立两家公司,被惠普和 Illumina 收购。


Bonjour!



一句话介绍:Agent 经济时代的 UpWork,分钟级成交的 Agent 人力滴滴。


项目简介:我们认为未来 5 年内,世界将演变为一个由 AI Agent 主导的意图驱动型连接网络,替代当前以 UI 为核心的点击式交互模式。所有具备交互能力的个体和实体(人、产品、服务、公司)都将被 Agent 化,Agent 成为互联网的最小交互单元,并主动发起每日数以万亿计的连接行为。Bonjour 正在打造一个支持千亿 Agent 对话、协作、匹配与交付的系统,当前从社交网络切入,训练每位用户的专属社交 Agent,对齐其行为偏好与社交记忆,通过虚拟对话精准匹配连接意图。


随着 Agent 数量的指数级增长,Bonjour 将演进为以 Agent 为接口的人-服务-资源流通网络,重塑社交平台范式。目前平台已吸引 4 万多名高精准用户,覆盖 95-10 后的开发者、设计师、创业者和科研人才,并在尚未开启正式融资前获得超 7.5 万元用户自发捐赠。


团队介绍:


谢政:CEO,15 岁开始编程,18 岁辍学进入互联网公司,一年后 0-1 做出 iOS 付费榜榜首应用(独立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运营),后被调回主业务负责百万日活 App,直到 21 岁创业。


易启智能



一句话介绍:基于空间推理的 AI 决策大师,从 AI 台球教学开始。


项目简介:易启智能是一家专注于“空间推理”能力研究与应用的AI公司,致力于打造AI决策大师。项目首选台球作为突破口,利用VLM加RL的算法模式,在真实场景中训练AI模型,验证并推动空间推理的商业化落地。首款产品已在台球厅成功部署,能从选球策略、瞄准到姿势矫正,提供全流程的智能辅助,显著提升用户的球技。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兼具深厚的AI科研背景和丰富的台球实战经验。项目的长期愿景是将空间推理能力扩展到更多行业,最终实现服务于所有智能体的AI决策大师。


团队介绍:


薛传奕:CEO,清华本科 + 直博,商汤主导算法落地经验,顶会 RL 论文 * 2,1000+h 深度台球爱好者。


史明磊:CTO,清华本科特奖 + 直博,深度台球爱好者。


夏子睿:清华本科 + 直博,清华本科特奖候选,全栈开发经验。


张忆程:清华本科 + 直博,硬件设计经验,深度台球爱好者。


蔚澜芯源



一句话介绍:做计算芯片里的“通用引擎”,重构边缘计算的底座,带来 30 倍的能效提升。


项目简介:蔚澜芯源专注于边缘计算芯片设计,依靠先进的 Dataflow 架构。我们面向多样化、快速演进的边缘智能应用,包括 AI、导航、SLAM、点云、图像处理等多种应用,带来最高 30 倍的能效提升。我们是国际上做的最好的学术团队之一。目前团队已完成 Dataflow 芯片的流片,是全球能效最高的 Dataflow 芯片。


团队介绍:


李兆颖: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发表 16 篇顶尖会议和学术期刊论文,全球首次利用图人工智能执行加速 Dataflow 芯片编译,流片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 dataflow 芯片,曾经和 AMD 在内的多家公司合作研发。


杨雨霏:CTO,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HIT 首篇 Dataflow 架构芯片论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Tulika Mitra: 首席科学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Dataflow 芯片 的领军人物,获得等额 1 亿人民币科研基金支持, Google Scholar 引用 11000 +。


万物有灵 - 本体可进化具身智能



一句话介绍:本体形态可变、可自我学习实现的多场景多任务具身智能。


项目简介:万物有灵专注于开发本体形态可变可重构、可自我学习的智能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形态变化能力,动态适应不同场景与不同类别任务需求,以解决当前单一形态“通用”智能机器人并不好用的痛点。项目所开发机器人本体采用单元化设计架构,具有形态可变可重构的特点,以不同形态适应不同任务与场景,同时自研快慢系统具身大模型实现面向不同场景的自主能力。


团队介绍:


印真:创始人 / CEO,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德国洪堡学者。师从仿生机器人领域权威专家,前德国马普所智能系统所主任 Metin Sitti 院士,以及结构仿生学资深专家 Francois Barthelat 教授。长期从事仿生模块化系统、物理智能研究,学术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于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IEEE RAL 等综合与机器人顶级期刊与会议。


Peter Si: 市场负责人,复旦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先后在两家 A 股上市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在行业市场和投融资方面有丰富成功经验和人脉资源,拥有多行业下游市场资源。


范胤琛:运营负责人,复旦大学工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 MBA,先后任职于头部的知名外企及国内初创公司,并从 0-1 创业,在相关行业>10 年的公司运营管理成功经验。


王佳琦:技术顾问,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MMLab, 入选 Stanford Top 2% Scientists List 2024,主要研究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学术引用 11000+,主导研发系列多模态大模型下载超 400 万次。


AI 黑客



一句话介绍:国内第一家做业务逻辑漏洞安全的企业。


项目简介:AI 编码正消除传统 Web 漏洞,但 Transformer 难解业务上下文,业务逻辑成安全新核心。探微杜渐(2025 年成立)以“逻巡”与“Shai”AI 攻防平台,专注解决业务逻辑安全,赋能 IT 与 AI 生态的自主智能防护。覆盖 AI 生命周期的业务安全方案。目前核心产品 MVP(基于“逻巡”/“Shai”的解决方案)已获数个国家级、省级项目意向订单。


团队介绍:


王敏伟:创始人/CEO/CTO,网络安全专家,拥有在多家知名企业(Bybit、携程、安恒研究院)担任核心安全岗位的丰富经验。tools 社区早期核心成员(ID: 小帅/ xsser),在《黑客防线》等业界知名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影响力深远的文章,并受聘为浙江工业大学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捐课讲师 。


张典:联合创始人/COO,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专注于数智化组织与群体智能的研究。连续创业者,在深度学习及金融数据挖掘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梁博文:联合创始人,多伦多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硕士。研究兴趣聚焦于机器学习与 DNS 加密流量分析,擅长 AI 与网络安全的交叉领域创新,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网络安全实验室(ARCS)从事研究工作 。


According.Work



一句话介绍:打造「一人公司」协作网络,充分释放个体生产力。


项目简介:最速曲线致力于打破传统组织边界,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个体协作新范式。在 AI 显著提升生产力的当下,传统雇佣关系开始制约个体价值和生产效率。我们通过构建全球开发者协作网络,依托自动化行为追踪与贡献分析机制,实现基于智能合约的利益公平分配,以技术驱动的去中心协作模式替代传统公司制。最速曲线本身也在实践这样的协作方式。


平台在过去半年内高效交付 500 个开源 issue,吸引了累计 900 位外部开发者入驻,用户月增长率 20%。我们正在平台中持续引入 AI 技术,从任务智能分配到进度实时监测,实现对协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团队介绍:


黄清昊:CEO,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前阿里云、字节工程师,Apache\LF 项目贡献者,Github 有 1.2k 关注者。


张瀚群:CTO,OpenStack\CNCF 项目贡献者,ACM ⻓春站亚洲区铜牌。曾任多家公司技术负责人。


王辰宇:CM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本科,曾任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Dotdash Meredith 和字节跳动。伯克利领导力奖学金获得者。


Liii STEM 三鲤理工套件



一句话介绍:科技写作的 Cursor,对话般流畅完成学术编辑。


项目简介:三鲤网络通过打造科技写作的 Cursor,致力于降低科技探索的门槛,提高科技探索的效率。可以让用户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百倍速编辑公式、图表、代码。Liii STEM 的社区版在全球有数千位活跃社区用户,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


Liii STEM 目前已经初步集成 Matlab 和 Mathematica,未来我们希望打造科研的 Cursor,不止写作,而且还可以用于科学计算、仿真,最终成为科技探索的入口。商业版从 2025 年 1 月开始付费内测,目前覆盖全球 32 所高校,仅付费内测已经月入过万。自研编程语言Goldfish Scheme 已进入国产编程语言蓝皮书 2024,是其中唯一一门以应用场景驱动的国产编程语言。


团队介绍:


沈达:创始人 / CEO / CTO,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大计算机系,译有《Scala 实用指南》,Scala 社区活跃开发者,Apache Spark 贡献者。参与 TeXmacs(Liii STEM 前身)开发 12 年。


李岩松博士: 联合创始人 / COO,Ph.D 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强化学习和博弈论方向。本科毕业于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使用 TeXmacs(Liii STEM 前身)写论文长达八年!八卦掌第七代传人。


Prof. Massimiliano Gubinelli:学术顾问,牛津大学数学系教授,参与 GNU TeXmacs 开发 17 年。


李强:创业顾问,中国科大-德清阿尔法研究院副院长,曾任职世界 500 强、中国第一网络安全上市公司、中国第一软件上市公司高管。有千人团队管理经验。


SOMA Robotics



一句话介绍:具身智能社区开发平台,让更多人参与通用智能的未来。


项目简介:SOMA Robotics 正在打造面向个人开发者、具身智能爱好者与 AI 极客的具身智能社区化开发平台——以千元级桌面机械臂和配套的具身算法开发系统为入口,结合算法代码、模型权重一体化存储且可一键云端训练的具身模型库,以及支持可视化回放、数据分享与交易的具身数据中心,让用户“开箱即用”地采集数据、训练模型并部署机器人。更重要的是,SOMA 正构建一种分布式、协作式的训练开发范式——每一次操作都可转化为可流通的数据资产,社区成员可共同定义任务、共享与交易数据、协同迭代模型。凭借“轻硬件 × 强平台 × 活社区”的飞轮,我们立志成为“中国的 Hugging Face for Robotics”,让人人都能参与并共同加速通用具身智能的未来。


团队介绍:


陈天一:创始人/ CEO / CTO,拥有 8 年机器人开发经验的全栈极客。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双荣誉学士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GRASP 机器人实验室深造,专注于触觉强化学习与灵巧操作控制,期间参与多项跨模态智能策略研究。2024 年从宾大辍学,创办 SOMA Robotics,从零打造出首款千元级具身智能产品。


素源矩阵 EcoMatrix



一句话介绍:中国材料工业的 Palantir,万条产线原生 AI 搭档,释放材料无限潜能。


项目简介:素源矩阵是面向材料工业的原生 AI Agent 决策+控制系统,以科学智能与知识驱动的新型工业 AI,深度融合材料机理与工艺经验,让制造从“经验试错”走向“结果确知”,真正实现材料在生产中价值最大化,引领智造新模式。


首款产品「小泥智能体」已在头部水泥产线落地,AI 性能行业领先,单线年降本超 1200 万,减排二氧化碳 1-2 万吨。


团队介绍:


那荣钰:联合创始人 / CEO,参与过多款亚马逊明星产品的从 0 到 1 落地, IDSA IDEA Jury,布朗大学与罗德岛设计学院双学历,工业技术世家出身,长期关注材料工业中的智能化决策与人机协同的边界问题。


韩家乐:联合创始人 / CTO,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美国能源部IMPEL提名,曾在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参与前沿材料研究,具备材料科学与 AI4S融合的深厚技术背景,在多篇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成果,推动团队的科学落地与产业转化。


100% 可复用火箭



一句话介绍:打造 100%可复用火箭,延伸人类活动空间的高度。


项目简介:2019 年,冕巢航天的前身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环缝塞式发动机,率先提出可复用火箭末级的概念并启动研发工作。2021 年正式成立北京冕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围绕航空航天领域开展业务,专注于通过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末级实现火箭复用率无限接近 100%。我们将为早期的火箭研发企业提供火箭核心零部件和解决方案,为卫星企业提供高效高速高性价比的发射服务及高空实验平台,致力于成为商业航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团队介绍:


梁智斌:CEO / CTO,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开发过固体燃料发动机、探空火箭、柔性机械臂、无人机等项目,部分成果多年后仍处于先进水平。带领团队斩获众多创新创业奖项,攻克技术难关。


郑立勋:CMO,985 本硕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具有丰富的校友资源。


李羿葶:COO,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华南理工大学硕士,拥有十余年管理和项目运营经验。


半导体工艺仿真软件



一句话介绍: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工艺提供精确仿真解决方案的新一代 AI 驱动型软件供应商。


项目简介:澜紫微电子旨在开发一款半导体工艺仿真软件,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工艺提供精确的仿真解决方案,志在成为半导体制造 CAE 市场的领导者,与 ANSYS、COMSOL 等国际知名仿真软件竞争,推动国内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


软件产品专注于光刻、刻蚀、薄膜沉积和清洗等相关半导体制造设备和工艺流程,基于先进的等离子体仿真技术、半导体工艺仿真引擎和人工智能算法,模拟光刻机、刻蚀机等半导体制造设备工艺环境和工艺效果,帮助工程师找到最佳半导体制造设备设计方案和最优半导体制造工艺参数,以降低设备开发成本,缩短研发时间和提高工艺良率。


团队介绍:


陈德熙:创始人/ CEO,清华大学本科及直博生,清华半导体制造协会会长,低温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背景,物理竞赛全国第六名进入清华。


黄邦斗:CTO,中科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本科及直博生,等离子体诊断与反应动理学领域专家。


蒲以康:导师,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国内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的领军人物,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


物理世界 MCP



一句话介绍:让 Agents 学会使用物理世界工具。


项目简介:WirelessX 是一家专注于无人设备智能化升级的硬科技公司。自研网联控制器(物理 MCP)具备高稳定、低功耗、小体积的特点,支持农机、无人机、外卖车,工程设备等场景的远程控制与智能化。是连接 AI agents 与物理世界的工具。目前已有 170 余万销售额,2025 年预计营收 1100 万。已经拓展 10+ B 端客户,覆盖农业,无人机,外卖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同时,已成功完成 kickstarter 众筹项目,客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团队介绍:


邵帅:创始人 / CEO,香港城市大学本科,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均为电子工程专业。曾任 Apple 高级硬件工程师、OPPO 技术总监,主导全线射频系统研发。创业前任好未来集团学而思学习机硬件负责人,带队产品累计出货数百万台,产值数十亿元,是中美一线科技企业跨界硬件人才。


徐海:CTO / 自动化专家,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硕博连读,曾任株洲嘉成科技副总工、慧电科技总工等职务,拥有丰富的高端装备智能化项目经验。曾任清华机器人代表队队长,兼具学术深度与工程落地能力,是推动 MCP 技术工业化落地的中坚力量。


Aident AI



一句话介绍:公司运行时平台,通过自然语言文档,管理 AI 原生组织。


项目简介:我们相信未来的公司会是人用自然语言(一个结构化文档)来定义公司的方方面面。我们把结构化文档变成一个公司运行时平台,让各个智能体和人在上面无缝协作。从营销运行时切入,我们的智能体能够承接营销的需求文档,自主调用各类工具产生营销的图片/视频,完成发布,监控数据等。


团队在海内外从 0-1,从 1-100 的经验,在 Open AI 发布 Operator 之前即完成了操作浏览器的智能体,开源之后颇受欢迎。根据与美国 5 个初创公司营销部门测试的营销运营时数据,目前可以帮其节省 80% 的时间和金钱。


团队介绍:


陆继恒:创始人/ CEO,俄亥俄州立本科,康奈尔硕士。Groupon /Meta 资深工程师。连续创业者,函子科技创始人/ CEO,获得奇绩,线性资本,红杉中国投资。


盛宇雷:联合创始人/CTO,南京大学本科,卡耐基梅隆硕士。Meta Staff 工程师/工程经理,商业化产品 leader,帮助 WhatsApp 商业化扩展到 >200 亿人民币年化收入,从0-1搭建 AR / VR APP Store。


Sylvia Liu:COO,美国西北大学。Meta 数据科学经理,Snap 战略/分析负责人,爱奇艺总监。连续创业者,获得过真格基金投资。


贾志圣:创始设计师,有赞/支付宝全栈设计师。


Infotopia (南腔北调)



一句话介绍:Z 世代 Voice Agent 社区,音频自我表达与分享平台。


项目简介:Infotopia 的愿景是帮助 Z 世代获取稀缺的“认同感”。我们选择音频作为表达的核心载体,这一承载更多个体情绪和信息量的形式。我们的核心功能是个性化音频 Agent,让“AI 采访你”。我们认为“采访”是自我表达和认同的最高配置解法,通过把这个稀缺权力赋予普通人,可激发更多用户的表达。其次,用户的表达可被 AI 重新组织,转化为全新内容供给。我们长期希望人与人与 Agents 之间形成全新场域,不同用户的表达,现在可被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被 AI 重新组织为新的话题中心和分发节点,形成一场场有趣的“圆桌对谈”。


团队介绍:


张力文:CEO,香港大学金融学士,曾任职于香港家族办公室及美元基金,B 站 24 年新人 up 主,作品在 30 天内突破 50 万播放。


耿叙洋:CTO,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数学和经济学双学士,AI-Native 全栈工程师,独立开发并上线多款产品,曾任职于某 CVC 负责 AI 领域投资工作。


智能体大地图



一句话介绍:智能体大地图,AI 的空间智能跃迁引擎。


项目简介:智能体大地图是一项为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体打造的空间智能基础设施,旨在解决当前智能体对遥控与预设的过度依赖,以及脱网便瘫痪的问题。我们通过极致轻量化的建模引擎、机上最快的实时重建与推理能力,使智能体具备自主感知、实时决策与稳定脱网运行能力。作为对大模型认知与思考能力的配套数字基建,大地图构建了感知—决策的空间智能闭环,帮助普通智能体实现从响应式控制到自主智能的跃迁。


团队介绍:


朱禹涵:创始人 / CEO,武汉大学硕士,曾打造百万流量项目。


林杉:CTO,武汉大学硕士,其带队研发产品曾入驻大疆行业生态。


王家樑:技术合伙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在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发表多篇顶刊顶会,同时精通五国语言。


情境交互智能



一句话介绍:面向深度用户场景的交互智能“Her”。


项目简介:模思智能的方向为下一代强交互基础模型,通过理解用户全面而广泛的上下文(情境)提供极度拟人、自然的下一代交互体验,并最终构建陪伴用户终身的智能助手“Her”。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高表现力的语音交互解决方案,通过极度逼真拟人的语音合成技术与高智能度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变革以往机械、单一、无情感的呆滞交互,并面向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终端等领域提供下一代的类人交互体验。


团队介绍:


李世民:CEO,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深耕情感智能、语音对话领域,曾发表国内首个基于离散化技术的端到端大语音模型 SpeechGPT。


邱锡鹏:CSO,复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曾主导发布国内首个类 ChatGPT 大语言模型 MOSS。


程沁源:CTO,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深耕强化学习、大语言模型和语音模型领域,MOSS 团队核心成员,主导的中文幻觉评测论文被 DeepMind 和 OpenAI 引用。


费朝烨:CDO,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书生浦语大模型核心研发成员,具备千卡的大模型调教经验。


得斯笔记



一句话介绍:人与 AI 协作的思维工作台,实现人机意图对齐、加速创作与思考。


项目简介:得斯笔记(Dessix)是一款打造高效人机协作的思维工作台,旨在让 AI 真正理解用户,成为思维的延伸。依托创新的动态上下文聚焦技术,Dessix 能够精准感知用户的意图,实现人、笔记与 AI 在共知域中的高效思考和内容创作。Dessix 不仅支持任意模态的信息输出(如内容撰写、信息源定制),帮助用户定义专属的信息消费算法,加速想法的多模态表达与传递,还在积极搭建接口平台,让用户的意图无缝传递到智能设备和服务中。产品已上线,活跃用户付费率达 8%,并已在多家客户中实现商业验证。


团队介绍:


向松涛:创始人 / CEO,前蚂蚁金服、字节跳动架构师,国内首批小程序虚拟化引擎和浏览器虚拟操作系统研发者,具备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架构设计经验。


李福祥:联合创始人 / CGO,前联想集团 DaaS 华南区总监,数字化转型顾问与知识管理专家,印象笔记首批授权认证咨询师,擅长从 0 到 1 搭建业务体系并实现指数级增长。


何周航:技术负责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拥有 9 年技术经验,雪球专栏作者(700w+ 浏览量),专注于产品优化和流畅体验设计。


CinoCore Health



一句话介绍:临床医疗Cursor:一个能在复杂医疗场景中交付结果的人机协同智能体平台 。


项目简介:CinoCore Health 基于 Agentic AI 打造临床医疗领域的 Cursor ,旨在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在临床科研、诊疗、管理等复杂业务场景中帮助用户提质、增效。其应用成果已获得全球顶级期刊(如 BMC Med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及学术会议(如 World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的认可与发表。CinoCore 致力于成为 AI4Health 的价值引擎,为行业提供高价值、高质量的应用级数据 。


团队介绍:


陈凯申 :CEO,保送外交学院,拥有超过 10 年的医疗创新领域经验,曾就职于顶尖咨询公司 L.E.K. 以及医疗大数据公司 LinkDoc。曾深度参与全球最大的肿瘤回顾性队列研究项目,并主导了全国首个肿瘤数字疗法的产品研发、注册以及商业化。


王昆 :联合创始人, 华西临床医学博士,拥有超过 15 年的医疗行业工作经验 。曾主导研发超过 20 个医疗 AI 工具,累计服务患者超过 20 万。


徐其华 :联合创始人,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硕士,曾就职于 Alipay 及 LinkDoc 等业务驱动的知名数据公司,并担任创新业务的架构负责人。


密瓜智能 HAMi



一句话介绍:让异构算力因开源 HAMi 而好用,最大化 GPU 利用率,为效率而生。


项目简介:密瓜智能专注提供让异构算力因开源而好用,最大化 GPU 利用率的核心方案。技术基座是自主开发并开源的 HAMi 项目,唯一专注于异构 GPU 统一调度的开源项目,目前已是 CNCF 项目。通过灵活、可靠、按需、弹性的 GPU 共享来提升利用率,插拔式、轻量化、无侵入地部署在任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环境中,可支持 NVIDIA、昇腾、沐曦、寒武纪、海光、摩尔线程,天数智芯等异构芯片。截至目前,HAMi 生态已有全球 15 个国家 350 名贡献者参与。同时超过 120+ 全球用户,覆盖金融、物流、智驾等行业。


团队介绍:


张潇:创始人 / CEO,开源信徒,多个 CNCF 项目发起人、维护者。HAMi 项目维护者。10 年云计算经验、DaoCloud 容器团队负责人,主导产品连续多年入围 Gartner 魔力象限,国内唯一。喜乌龟,养宠 10 年经验。


李孟轩:联合创始人 / CTO,清华⼤学计算机硕⼠,前第四范式异构算⼒技术负责⼈,架构师,第一、第二届网易 NEXT 阴阳师项目亚军。


时维感知



一句话介绍:首个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的超低功耗传感信息处理芯片。


项目简介:杭州时维感知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使用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超低功耗传感信息处理芯片。我们的产品将作为全传感场景通用平台,大幅降低传感信息处理功耗。我们的目标是在传感领域彻底替代 DSP,让神经拟态的第三代人工智能成为新一代智能传感架构。


团队以第三代人工智能 SNN 为架构,研制出神经拟态高精度传感算法,赋予 SNN 通用传感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 AD 转换 +DSP 芯片,我们的产品可以将功耗降低 100 倍,灵敏度提升一倍,并保持 MHz 量级最大采样速率。重点考察雷达和机器人灵巧手等新兴应用领域,已对接数十家下游科技公司,并已有意向订单签署。


团队介绍:


张子尧:创始人,CEO,剑桥大学博士,光电传感、通信领域专家。曾代表剑桥 CPS 主导英国 EPSRC 四校合作项目。苏州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光电领域外部专家。


孙磊:CTO,浙江大学博士, ETH-INSAIT 人工智能研究所研究员,事件算法、 SNN 专家。发表多篇 CVPR、ECCV、ICCV 等顶会论文,发明 SNN 神经拟态高精度测量方法。


马瑞:COO,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博士, 剑桥大学研究员,光纤传感、集成光学领域专家。拥有丰富的硬科技赛道创业经历。


通关达工业技术



一句话介绍:以电液压人工肌肉技术为核心,赋能仿生机器人行业,制造低成本电驱动人工肌肉。


项目简介:世界首个堆叠电极型电液压人工肌肉,公司的核心技术积累起始于 2021 年创始人的发明。自概念提出伊始,创始人历时两年多摸索加工工艺和供应链,成功将双螺旋堆叠电极结构应用于电液压执行器。公司的核心技术于 2021 年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于 2024 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电液人工肌肉能为仿生机器人提供更多的关节自由度,同时产品具备静音、节能、防水等诸多技术优势。


团队介绍:


关春东:CEO / CTO,毕业于东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事多年知识产权工作,本项目核心技术的发明人。


Vector Story



一句话介绍:批量生产 AI 时代最好的故事内容。


项目简介:自主研发 AI 创作工具并培养网文创作人才,通过优质内容创造新的平台。100 多位付费学员,多部海内外网文平台上榜作品,月收入 100k+。


团队介绍:


赵天铨:创始人 / CEO,10 年大厂产品经验,前知名网文平台产品负责人,前在线教育公司总监,发表热门短篇网文多篇。


高日中:联合创始人 / CTO,海外知名高校博士,资深算法科学家。曾任海外头部量化基金核心策略研发工程师,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优化方面拥有多年实战经验。国内首批 Agent 工程师,大模型专家。


菜菜:联合创始人 / COO,知名网文作家。


天罗地网



一句话介绍:天地基一体智能太空监测网,高性价比重构空间态势感知基础设施。


项目简介:天罗地网是镜盾科技致力构建的天地基一体的智能空间态势感知(SSA)网络,为轨道交通管理、卫星运营、卫星保险、火箭企业等客户提供高时效性、高精度、高覆盖率的空间目标监测数据和基于独家数据的动态分析服务。


我们自主研发地基卫星观测系统、天基飞跃载荷,并结合全球观测站点资源,打通从硬件设计、图像分析算法到实时态势研判的全链条能力。相比同行企业,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及数据获取效率优势。


产品已在高轨监测等领域实现稳定运行并满足客户需求指标。目前,公司正加速全球站点布局,预计 2025 年底实现全经度覆盖,能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可信的太空目标监测解决方案,助力轨道资产安全与太空动态洞察。


团队介绍:


刘博洋:创始人 / CEO,北京大学天文学本科,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博士。天文/航天领域头部创作者,全网粉丝 210 万+。2022 年研发空间站跟踪软件 SatTrackJoy,拍摄中国空间站全构型获央视等媒体报道。曾获知乎“年度新知答主”称号,在“灯塔计划”资助下建成“天罗地网”测试网。


王卓骁: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天文学系光学工程师。曾任国内首个商业空间望远镜“仰望一号”观测与数据主管,参与清华宽视场巡天望远镜(MUST)光学工程,负责“天罗地网”高轨巡天原型机设计与数据分析。在国内外民间 SSA 社区具有广泛影响力,具备地基、天基观测丰富实践经验。


形 Xing



一句话介绍:首款全平台 ai 原生绘图软件。


项目简介:从零重写绘图软件,打造了全球首款原生支持 AI 的“笔”绘工具,而非制作 Photoshop 插件,目的是从头设计 AI 时代的绘画和影像创作逻辑。绘图只是起点,我们关注的领域是更广泛的创作、自我表达工具。相比于文生图,强调用“笔”来原生态引导图像 AI 生成以及进行精准控制和修改,“图+文”生图拥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以及更贴合图像创作直觉。“形”可以在保留用户原有创作思路和流程的前提下提升 5-10 倍创作效率,是传统工具和文生图 app 的完全替代品。


团队介绍:


林骁:创始人 CEO + CTO,2025 届佐治亚理工计算机本科生,擅长各类创作,有 6+ 年电子绘画经验、2 年视频创作经历(最高有 38 万粉丝),钢琴 8 级会即兴演奏、小号 9 级(当过乐队首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机器人论文。


王肖扬:联合创始人 / 设计,2026 届佐治亚理工工业设计本科,曾获 IF、IDE 等国际设计大奖。


王翼天:联合创始人 AI 开发,2027 届佐治亚理工计算机本科生,曾获全国经济学奥林匹克竞赛微观经济学金奖、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球银奖。


Datapresso



一句话介绍:Agent 工具调用数据合成基建。


项目简介:智萃数据 Datapresso 是国内首批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工具调用”数据的超级基础建设,构建了完整的数据流水线,能满足头部大模型公司、垂直 Agent 企业及评测机构的数据合成、观测、评估的全方位需求。同时,通过内部强化训练的数据飞轮,让稀缺的数据石油变得源源不断,触手可及,为下一代“大模型即智能体”时代按下加速键。


团队介绍:


Wendy: CEO,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在 ICLR、CVPR、NeurIPS 等多个 AI 会议发表论文,博士在读期间在华为诺亚 AI 研究实习。


Sharon: COO,南京大学本科,华威商学院硕士,多年创业公司战略/产品经验,曾负责新品牌与新品类的从 0 到 1,推动百亿目标从战略到落地;学生期间曾获得 5+ 全国创业大赛前三,欧莱雅商赛英国 TOP10。


In.Doctor-多生理信号监测智能隐形眼镜



一句话介绍:革新无创多生理指标监测解决方案,时刻做您健康的 AI 隐形守护者。


项目简介:In.Doctor 致力于革新可穿戴传感路径,构建 8um 级无创高精度生理信号监测系统。基于核心授权专利技术,在高保水透氧基底上搭建多疾病指标监测、行为辅助养成一体化的多生理信号监测智能隐形眼镜。在未来,我们将用更全面的传感类型结合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及 AI 诊疗平台,搭建下一代健康监测 Agent。我们坚信,每一位公民都想要并且需要一位家庭医生。In. Doctor 将竭尽所能,用更好触达的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也有条件对自己生活乃至生命负责,时刻做您健康的 AI 隐形守护者。


团队介绍:


安栩瑶:创始人/ CEO,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初级技术经理人,曾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团委常务副书记。具备两年以上千人团队管理经验,以操盘者身份举办 3000+ 人活动十余次。拥有近 10 年生医工项目经历,以博士生身份获批深圳市医学科学院项目。


马新岳:联合创始人/ COO,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拥有 8 年的团队管理和运营经验,硕士期间带领百人团队孵化逾万次访问量的公众号专栏,具有千人活动领导组织能力。


谢昊苏:联合创始人/ CTO,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有丰富的传感器和电路电子技术经验。主导 MEMS 传感器全流程研发,主导工程样机调试,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推动产品在多场景验证,累计交付样机 100 件。


孙树清:技术顾问,清华大学研究员,20 余年海外研究经历,回国后深耕柔性可穿戴设备方向 18 年,参与主持 2 项科技部 973 项目,6 项国自然项目,持有数十项核心专利。


鲁树立:市场顾问,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所在企业年产值超 8 亿元,作为连续成功创业者,其领导的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对医疗市场需求具有精准把控能力。


RealSim



一句话介绍: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数据闭环工具链,让数据真正闭环。


项目简介:千岑智能致力于提供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研发工具链,加速客户研发迭代效率、安全、系统可靠性。公司核心产品 RealSim,以自动驾驶仿真系统作为切入,覆盖数据闭环系统,进而构建统一的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研发平台。公司产品已交付多家头部车企、自动驾驶公司。


团队介绍:


张平:创始人/ CEO,前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仿真负责人,连续八年深耕自动驾驶工具链体系化建设和落地。


许英杰:合伙人。前阿里达摩院资深架构师,擅长大型复杂商业系统的架构。搭建国内最大自动驾驶仿真云系统。


刘俊权: 合伙人。前达摩院资深仿真系统架构师,熟悉物理建模、三维渲染、三维重建、IL / RL Learning,对国内外仿真系统有深度研究。


蓝色涌现科技



一句话介绍:基于机器人与 AI 技术的海上迪士尼。


项目简介:通过机器人 + AI 智能硬件创新变革海上娱乐体验。以智能钓具系统为切入点,逐步变革从个人、整船、多船的娱乐体验,构建海上迪士尼的全海娱乐聚合体。团队是平均 3 年钓龄、7 年机器人研发经验的 95 后机器人团队,多产品正在预售或发布并准备量产。


团队介绍:


吴赛尔:CEO,前知名机器人公司合伙人。南京大学本科,香港科技大学博士辍学。


蔡圣栩:COO,机器人队队长,高中因技术方案进入 DJI 实习、入选小米谷仓,完成数次众筹,包括超百万美金众筹营销、产品、研发、量产闭环。


蒋明轩:市场合伙人,F1 inschools 全球第二。罗切斯特本科、杜克大学硕士,曾负责钛动科技北美业务。


周艺品:美国智造与研发合伙人,RM 国际赛区最佳战绩机器人队队长。在美十年工程经验。


中型电动无人机



一句话介绍:专注中型电动飞行器出海市场,变革传统通航领域。


项目简介:聚焦中型电动无人机研发,致力于使用新能源和智能技术变革传统通航领域。首款主打产品适用于大型农场和林草植保作业,较传统形式可降低 50% 成本,提升 15% 作业效果,可为相关客户降低千亿作业成本。后续拓展物流和载人版本。团队具有吨级固定翼设计、三电设计和智能自主系统设计能力,可快速实现中型电动飞行器研发。目前,团队与多家大型农业服务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部分客户提供意向订单。


团队介绍:


司佳佩:CEO,西北工业大学毕业,曾就职于大疆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多家知名企业,具有丰富的研发、市场和管理团队经验。


王亮:联合创始人 / 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教授,气动领域专家,现任宁波低空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丰富。


Flexim



一句话介绍:全球首款具身连续体机械臂,让开放式创新突破应用边界。


项目简介:公司致力于研发全球领先的连续体机械臂,攻克可靠性难题,具备高精度、长寿命和轻量化等优势,成本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安全性大大高于市面上商用具身机械臂,可实现人机共存环境。其安全灵活轻巧的结构性特点,实现在特种作业、智慧农业、低空经济、智能工厂等场景中,推动万亿市场革新性产业升级。目前已与多家头部上市公司企业达成超千万元战略合作。


团队介绍:


创始人/ CEO,香港大学博士,武大本硕,发表过 Nature 子刊和主流国际机器人期刊会议多篇。参加电子设计及机器人领域竞赛皆获全国一等奖。


联合创始人/ COO,伦敦大学学院硕士,南加州大学本科。AI 领域连续创业者,前奇绩 Fellow 负责人,具备多段零到一团队产品搭建经验,以及丰富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相关资源。


POET



一句话介绍:深度嵌入企业工作流程的 Agent。


项目简介:全景效应通过深度集成私域知识和企业工具让 Agent 像企业员工一样工作。用 Agentic OCR 帮助企业将海量非结化数据数字化并给企业自建搜索引擎,通过人机协作打造企业知识飞轮。极致技术打磨高可靠性完成任务,构建企业内人与 AI 协作新范式。


团队介绍:


周骁聪:创始人/ CEO,清华计算机系本科,面壁智能商业化技术前负责人,抖音广告体验前负责人;数千万级 AI 项目落地经验;KDDCup 世界冠军,Kaggle 平台排名前万分之四。


Ivy ZOU:CFA 联合创始人/ COO,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顶级私行 + 北京市政府 + 资管机构从业背景;推动科创板数亿补贴政策落地;百位亿元级客户 + 20 家企业客户咨询经验,产品设计及组建机构销售网络经验。


产研团队来自清华、浙大、字节、AI 创业公司等。


星炬智械



一句话介绍:AI 重构产线设计,定义下一代 AI 原生的智能产线。


项目简介:星炬智械是聚焦非标自动化与智能装备领域的 AI 制造技术服务商,提供面向产线设计的多智能体平台及智能制造单元。公司由清华院士团队 + 大厂 AI 技术专家领衔,致力于用 AI 重构产线设计,定义下一代智能产线。依托沉淀 20 年自动化产线设计经验积累,为全球制造业客户提供产线设计优化、存量产线升级到智能工厂重构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及软硬件产品。


团队介绍:


张秉桢:CEO,清华大学,师从欧阳明高院士。连续创业者,数千万营收前第四范式事业部产研负责人。


王靖淞:清华大学,大模型算法专家。曾任某具身智能创业公司 CTO,前第四范式算法总监。


胡锦阳:运营负责人,10 年自动化产线经验,跨国机械制造集团副总经理,深耕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何宁:商务负责人,24 年商业化落地经验,曾任第四范式副总裁,曾任 SAP 行业销售总监。


偶域 KIGLAND



一句话介绍:手办级 COSPLAY 面具,AI 时代二次元“SHEIN”。


项目简介:偶域 KIGLAND®️ 是专注于 “手办级” 角色扮演面具的 AI 驱动消费品牌。打造二次元文化的 SHEIN /小米。通过自研的 AI 模型与小单快反体系,精准解决了细分市场中 “量产质量低、定制成本高” 的痛点,从 5000 元创业,已实现超百万年营收,用户覆盖中、美、日、俄、新加坡等国际市场。未来,KIGLAND 将进一步布局 AI 时代的文娱消费品及人形机器人外观制造领域,重新定义人们的角色表达与社交体验。


团队介绍:


李明威:CEO,连续创业者,哈尔滨体育学院学士,速滑运动员/教练/裁判,外包实习于招商银行哈尔滨信息部,海外谷歌创业团队工作经历,有着 Web3、文娱消费品、展会行业经验,曾是 S23 奇绩校友。


马涵:COO,连续创业者,出身装备制造业工厂世家,曾就职于中信网安、聚享互娱 MCN 机构。


施响:CTO,英国伯明翰、帝国理工 AI 硕士背景的计算及人工智能工程领域技术专家。曾是 S23 奇绩校友。


王森:CMO,曾医美行业从业者,操盘过亿规模医美业务。曾文娱行业从业者,在哈尔滨名下有多家餐饮、桌游店。


Elser.AI



一句话介绍:全球首款“消费级”动漫生成 Agent。


项目简介: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动漫爱好者的创作与消费平台。我们为创作者提供高效的一站式动漫生成 Agent。我们为消费者提供融动漫观看、IP 互动、融合社交于一体的下一代娱乐社区。用 1% 成本制作消费级动漫成片,拥有行业顶尖的 AI 动漫生成质量以及创新的社区娱乐玩法和体验。


团队介绍:


刘耕:创始人,可能是最懂美学的 AI 产品经理。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辞去武大副教授加入字节跳动。曾打造百万 DAU 动画产品。


张国栋:CTO,北京大学硕士。可能是程序员里最好的 HR,组建 8 人技术团队为爱发电 2 年。


孙兰昌:工程架构负责人,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搞定 60% 以上技术栈只是他的量化起点。


Wave:算法负责人,专打精锐的算法天才。顶赛冠军,2025 Best Paper 得主。


Francis:合伙人,牛津大学硕士。链接大半个中国 AI 学术界的真大佬。


李哲:运营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可能是最会搞流量的程序员,搞自媒体一个月赚 30 万。


JMuse 科学研发 Copilot



一句话介绍:自动使用科研工具,自筛选、学习、迭代的“科学智能”。


项目简介:JMuse 打造“会学领域知识、会用专业工具”的科研 Copilot。Agent 可自动抓取最新论文、调用仿真与数据分析软件,协助研究人员完成文献阅读、实验方案设计、结果验证等全流程工作。现从材料学场景切入,已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玻璃组及某光通讯企业研发部开展联合验证。


JMuse 自研的 LLM 持续预训练、记忆模块与模型融合技术,将海量新信息(数万文档)无损内化到模型中,而非仅做摘要,实现对研究项目和特定学术领域的完整精确理解,赋能 AI Agent 执行复杂、新颖的科研任务。AI 助手可自动驱动文献库、仿真软件、Python 环境等多工具协作,减轻重复性操作。在试点项目中,Agent 自动生成并评估 200 万次/天实验参数组合,为研究人员筛出最优方案。


团队介绍:


Jerry Ding(丁大路):CEO,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硕士,在 CMU 研究 AI 持续学习与可控生成,2018 年自研做出 AI 声音克隆模型。曾任 AWS VectorScan 团队负责人,负责高性能计算研发,在 TPC-H 评测上速度提升了 15%。2018 年实习的时候,为大数据公司 Sumo Logic 节省了每年 200 万美元级别的计算成本。


崔越:COO,北卡教堂山商学院,曾任工业 AI 团队 BU 负责人,负责 AI 在半导体行业从零到全面落地。负责制定公司业务策略、市场推广与客户成功,搭建专业 B2B 销售流程。


Prof. Bhiksha Ramakrishnan:技术顾问,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系教授,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的教授,主要研究端到端语言模型。Bhiksha 教授结合其在学术研究上的资源与经验,助力我们不断吸收学术前沿并转化为应用成果。


空间视频相机



一句话介绍:打造空间视频内容生产和分享的生态系统。


项目简介:空间视频相机项目由视徕科技运营,聚焦打造空间视频内容生产和分享的生态系统。基础业务包括研发极致空间视频相机,以及基于该相机构建空间计算视频内容云服务。空间视频相机未来会追求极致画质,在解析力,色彩,帧率方面做到极致。在防抖,功耗方面提供极致体验。云服务不同传统云服务,而是基于云和开源 NAS 进行构建。空间视频相册用来管理用户创作的内容,基于相册打造内容分享社群,基于内容分享社群构建点播业务以及嵌入广告商店等业务。基于云服务和空间视频相册构建 B 端内容服务(如沉浸式课堂教育)。长期业务涵盖空间视频数据业务及下一代机器人双目视觉系统。


团队介绍:


王浩:创始人/ CEO,前华为 P 系列/ Mate 系列手机研发工程师,具备丰富技术积累与供应链资源,擅长洞察用户需求及从 0-1 构建新产品。


独角兽积木



一句话介绍:AI 积木伙伴,让孩子的拼搭变成冒险,在冒险中一起成长。


项目简介:独角兽积木致力于打造一款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AI 积木伙伴,通过场景主题、背景故事、任务目标、多模态交互的方式让拼搭变成冒险。孩子在一次次冒险中拼搭出不同的造型,最终打造属于自己的积木世界以及和积木伙伴的友谊。全球首款多模态 AI 积木伙伴,将于 2025 年与行业头部厂商合作量产,经 MVP 验证,该产品能让孩子将其视为真实伙伴互动,同时获得家长对其教育价值的认可。


团队介绍:


Bruce:联合创始人/ CEO,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美团 3.5 年 AI PM;以用户为中心并持续学习的产品人;16 岁一人去南非做义工;18 岁和同学暑假创办留学机构;21 岁开发北美留学生生活用品外卖 App;一个有 freestyle 的 Rapper。


Bryan:联合创始人/ CTO,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百度 3.5 年算法工程师;本科创立 3D 打印社团;积木行业头部厂二代;从小习武韧性极强。


无磁直驱电机



一句话介绍:机器人的下一代动力。


项目简介:在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进入技术革命的下半场。作为核心部件,永磁同步电机难以胜任未来的需求,它已触达物理优化极限,易发热,损耗高。在此背景下,以高压电场电荷力替代电磁力的无磁直驱电机应运而生,它提供了更轻、更高效的智能驱动解决方案:堵转不发热、成本低、大扭矩。我们第一款产品是人形机器人的髋部关节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相比,我们的扭矩提升 40%,堵转零发热,续航时间提高 50%,专注于低速高扭矩场景。


团队介绍:


Gaawai LO:CEO,中山大学力学博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工程师学院电气工程双硕士学位,获欧洲能源奖学金。曾在瑞典知名电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获优秀项目奖。持有多项发明专利,在 IEEE Trans 发表多篇期刊论文。


Changhu TANG:联合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研究型硕士,多次斩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及创业大赛奖项。拥有多年大厂从业经历,在生产与加工领域积累深厚经验,兼具全栈开发工程师能力。


Zixi LIANG:联合创始人,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与 Dunkermotoren 集团联合培养博士,电机方向。目前担任项目组无磁直驱电机 CAE 仿真工作负责人,通过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实现电荷力与扭矩协同优化,创新性采用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提升电机性能。


Prof. Luca:首席科学顾问,IEEE Fellow(2022)国际电气工程领域 TOP 1%高被引学者。主导欧盟 Horizon2020 项目(总预算 €12 M)发表 SCI 论文 120+。ABB 首席技术顾问今)西门子能源专家委员会成员,牵头 ABB-KTH 联合实验室建设,3 项电力电子拓扑专利授权给特斯拉 Power Electronics 部门。


志丞科技



一句话介绍:自动化解析工业图纸从而帮助实现工业自主化。


项目简介:志丞科技专注于基于工业图纸的智能解析获得对应产品的 BOM 和 BOP 工作,通过大模型能力与智能工控机的软硬结合,跑通“图纸- BOM -工艺工序-操作代码”的全链路,助力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场景下的高效自主化生产。公司构建多模态大模型,已对 10 万张以上的机加工和白电行业图纸及工艺信息进行微调训练,获得由图纸到工序/工艺的端到端大模型产品,最终直连产线设备形成自主化闭环。公司已在机加工和白色家电行业的多家龙头客户中建立商务合作关系,并获得多家产业投资方青睐,正在面向多方向展开战略合作。


团队介绍:


李治平:创始人/ CEO,前百度智能云商业化算法项目负责人,负责主导多个项目落地实施,曾任跨国制造业数据部门 Tech Lead,主导公司数字化转型,创造千万美金收益。拥有丰富的 AI+X 产业落地经验,涵盖金融、政企、工业等多个领域。


邢其超:联合创始人/ CTO,香港大学计算机硕士,前百度、巨量引擎核心产品负责人,专注金融科技与智能化产品,主导国际支付风控平台孵化,曾推动智能审核、知识库与 RPA 结合的运营自动化产品落地。


Memobase



一句话介绍:AI 应用的用户上下文数据平台, 提供上下文的存储,记忆和理解能力。


项目简介:Memobase 是 Context Data Platform, 我们为 AI 产品提供用户的长期记忆,用户画像,兴趣预测以及人群分析。Memobase 开源版本 1 个月内开发并开源完成,是第一个以结构化用户画像为基础,主打用户记忆的方案,且在长期记忆公开测试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表现。目前已有 7 个活跃种子客户,其中包括一个拥有 400 万+用户的陪伴应用,3 个客户已签署合作。目前云服务日调用量达 60 万+,支持 4 万+ 用户记忆。


团队介绍:


叶坚白:6 年数据挖掘/开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LDS 实验室; 先后在 MSRA, Jina,光年之外,沐言智语等公司进行数据挖掘, RAG,AI Agent 等技术研究。周末开源项目获 Github Star 5000+。


刘建娜:专注海外 B2B,曾在 Geek+ 极智嘉和青云科技 KubeSphere 等知名技术公司主导海外 B2B 与开源项目的 0-1 增长。 具备扎实的全球市场拓展与开发者生态构建经验。


赵晗博: 将 Supermetrics 从 3 名员工扩展到 400+ 员工,ARR 超过 6000 万美元。在 B2B SaaS 领域 15 年+ 经验。


SoMark 文档智能



一句话介绍:任意文档转换为机器可读的结构化数据,寻找碳基到硅基传递知识的最优解。


项目简介:SoMark 文档智能准确、快速、经济的将 PDF、PPT、图片等各场景下任意格式文档转换为机器可读的结构化结果,启动仅需 1 张 3090 甚至移动端机器,最快 100 页仅需 2 秒,为 LLM 的训练及 RAG 等应用提供数据弹药。团队曾推出 C 端科研文献阅读工具《棵岩阅读》,目前已服务 10 万+ 科研人员,积累 1 亿+ PDF 数据与处理经验,目标解放所有非结构化数据。


团队介绍:


邱彬洋:CEO,上海大学计算机本硕。从 18 岁开始多次创业,曾获三创赛国一等奖等国家级赛事奖项。8 年 NLP 研究经历,自研翻译引擎低成本服务超过 60 万人上亿次翻译请求。十级摇滚吉他手。


张鹿鸣:CTO,上海大学计算机本硕。8 年 CV 研究经历。5 年文档智能研究经历。为 20 万用户 C 端产品设计架构。曾获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赛事奖项。徒步 30 公里翻山跨省旅行。


江丹婷:COO,复旦大学传播学硕士。获得过多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类一等奖。6 年互联网运营经验,曾负责某国际快餐品牌的本地生活平台运营,在 1 年内实现GMV从 2 亿到 20 亿的 10 倍增长,为当年该平台西式快餐品类增速 top1 的品牌。大厂裸辞创业。


蜉蝣一粟游戏(Mayfly)



一句话介绍:用游戏进行传承、科普与创新,我们做游戏的造纸术与印刷术。


项目简介:北京蜉蝣一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以游戏为载体推动文化传承、科普与创新,公司短期目标是制作科普和知识传播类严肃游戏,探索打造新一代工程体系以提升团队工程化水平,解决大厂游戏开发模式导致人员能力碎片化、去人性化的问题,我们是回归人性化;长期目标是在工作室自负盈亏后,将工程体系外化、生态化,先推广给精英和知识分子,再通过搭建平台渗透到普通大众;终极目标是顺应 AIGC 时代趋势,引领以乐趣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未来生活方式,让游戏成为新一代知识继承、传播与创新的媒介。


团队介绍:


黄高乐:CEO / CTO,以中南大学连续四年年级第一的成绩直博北大,发现“图形学救不了国产游戏”后退学肄业,字节跳动 4 年游戏研发工作经历。


卢玉胜:COO,鲁迅美术学院硕士,师从陈苏平;放弃大学教职、独立艺术家、连续创业者;聚焦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曾任美术馆执行馆长,橙光游戏素材库供应链分公司负责人,论文《他是小姑娘-关于艺术表达的思考》,当代水墨作品《观看的实践》系列。


谷泽稆盛科技



一句话介绍:做的是 AI 园丁,让每个人的家中都能拥有迪士尼式的庭院。


项目简介:产品聚焦于可编程的智能农机,做家中的 AI 园丁,产品集成度高,在保证小型化的同时,配备有多个功能模块。结合大模型技术,机器可以精准识别不同作物,针对作物种类合理规划种植养护方案(如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不同种类的肥料如何配比)。结合智能农管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可编程的定制化种植,例如:通过不同花卉搭配构建图像。目前已经推出一款稻田画自动绘制机器人。


团队介绍:


吕智锋:CEO,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公开发明专利 8 项;发表 SCI 一区论文 3 篇。


杨森:CTO,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冠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清程极智



一句话介绍:国产智能算力系统软件。


项目简介:北京清程极智科技有限公司是 2023 年成立的清华系 AI 初创企业,专注于开发高效普惠的 AI 系统软件,赋能国产算力,推动大模型行业发展。公司在京沪深三地设有办公室,拥有 50 人团队(研发占比 80%)。目前已推出大模型训练/推理全栈产品,包括高性能算子库、训练系统和推理部署系统。团队掌握从编译器到并行加速的完整技术栈,能实现端到端的高效训练和推理服务,并通过支持多芯片架构的系统软件,显著降低模型迁移和算力成本,最终为客户提供算力充沛、功能完备、性能极致的人工智能基础软件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全面发展。


团队介绍:


翟季冬:首席科学家,清华计算机长聘教授,国家杰青;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资深研究者。


汤雄超:CEO,清华计算机博士,高性能计算领域专家。


靳江明:COO,NTU 计算机博士,图森未来早期合伙人。


文章来自于“Founder Park”,作者“Founder Park”。


7995 Articles 1244368 Views 950300 Fans

Comment (11)

User avatar

厉害了!这么多创新项目,未来可期啊!

User avatar

这进度,人类真的能跟上吗?

User avatar

我有点害怕,但也觉得好期待!

User avatar

未来一定是科技感满满!

User avatar

感觉世界末日了,好刺激!

User avatar

这波操作,我给跪了!

User avatar

厉害了,简直要上天了!

User avatar

创新?这简直是疯狂!

User avatar

感觉自己突然穿越到未来了!

User avatar

未来绝对会颠覆一切!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