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虽为需求起点,但满屏截图和贴纸使信息难以梳理,直接使用会让研发困惑。若不解决此矛盾,产品需求的传递与理解将受阻,影响产品开发进程。本文分享实用技巧,教你借助提示词和方法论,将群聊碎片转化为清晰需求文档。

周群里聊了半天某商品的周度模板问题,技术、测试、产品都在里头。等我回头整理时,发现满屏截图和贴纸,信息点到处散落。要不是当时跟着聊,后来再看,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
这类情况大家应该都遇过吧?群聊≠需求,但群聊却经常是需求的起点。
我就想分享下我是怎么借助 提示词 + 一点方法论,把这种零散信息变成清晰的需求文档。
场景还原
事情很简单:
L同事说:碳酸锂需要做 周度分原料模板。
技术同事说:模板能配,但有默认月度逻辑,周度会出问题。
后面又冒出个诉求:三类碳酸锂库存能不能合并显示总库存?
产品经理(就是我)在中间,需要把这些碎片捋顺,最后提交工单。
如果直接把群聊截图贴到需求系统,研发肯定一头雾水。
所以我用了一句提示词,让 AI 帮我做第一步整理。
我的提示词
我在对话框里敲的是这样的:
请帮我格式化总结群聊内容,输出要点结构:问题背景 / 用户诉求 / 技术反馈 / 待办事项
要求口语化表达
几秒钟,AI 就把几十条零散聊天,变成了四五条干干净净的要点。
我再加两句上下文,就能贴进团队文档。
从群聊到需求文档
光总结还不够,我还会接着丢一个提示词,让 AI 直接套上需求分析模型:
基于以下群聊内容,使用5W1H模型进行分析,并补充MoSCoW优先级划分,输出为需求文档格式。
要求口语化表达
这样我拿到的就是半成品需求文档:
- Who:谁在用(数据录入人员、分析师)
- What:要解决啥问题(周度模板+库存汇总)
- Why:为什么要解决(保证完整性、提升效率)
- When/Where:在周度报表、库存分析场景里
- How:增加字段,优化展示逻辑,提工单开发
- 优先级:Must(周度模板),Should(库存汇总)
是不是就像拼图一样?把零散的块拼到位,画面自然就出来了。
🏁 总结
群聊不是需求,但群聊往往是需求的源头。
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
1.听懂碎片 → 2. 用提示词快速格式化 → 3. 套用分析模型 → 4. 生成工单。
这套方法让我在信息洪流里,能更快捞出重点,不至于被埋在截图和贴纸里。
说白了,这就是 让提示词成为产品经理的“第二双手”。
如果你经常被群聊淹没,不妨试试:
一个提示词,帮你捋顺思路;
选择合适的需求分析模型,让文档直接成型;
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工单就能无缝提交。
简单,但很管用。
本文由 @Eureka_Gao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