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1月前 182 阅读 0 评论

屏幕背后一定是真人?警惕AI换脸:公众应仔细甄别

作者头像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近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令人警惕的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屏幕背后与你交流的,未必是真实人物。据媒体披露,部分不法分子正利用先进的AI换脸技术,伪造明星、亲属等身份进行诈骗活动,给公众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AI换脸技术的核心原理涉及面部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以及面部变化融合等多个环节。该技术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能够精准识别人脸图像,并提取眼睛、鼻子、嘴巴等关键面部特征。随后,这些特征会被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精确匹配,最终实现面部替换和融合,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目前,AI换脸技术已日趋成熟,甚至能够支持视频通话中的实时换脸。然而,尽管技术高超,但AI换脸仍存在明显破绽。专家指出,在接收视频信息或进行视频通话时,公众应仔细观察对方面部轮廓是否存在异常模糊现象。如有必要,可要求对方进行快速且大幅度的头部动作,如抬头、点头、转头等,以观察面部轮廓是否出现异常模糊,从而识破骗局。

针对此类诈骗手段,公众需提高警惕。在接到视频信息或视频通话时,应仔细观察对方面部特征,如发现异常模糊,应谨慎对待。同时,若遇到微信好友通过视频提出借款请求,务必通过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易转账。此外,对于邀请加入全是陌生人的微信群聊、视频会议或直播间的请求,也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

(举报)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