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4 months ago 57 Views 11 Comments

数字人,AI爆发的下一个入口

财经无忌公众号

Published 7909 Articles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财经无忌,作者:山核桃,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过去五年间,直播电商增速从245.9%下落至两位数,不少头部主播遭遇“上限危机”,转化率和影响力衰退,数字人直播等新形式的兴起则为更多品牌商家提供了“开播”的新选择。

给直播间配一个“赛博打工人”,对童装品牌巴拉巴拉而言,其实已不是什么新鲜操作,而是直播电商行业“冷与热”的现实。

“我们当时没有抱太大希望,5%相对来说是非常可观的。”巴拉巴拉直播运营负责人李蕙兰对这个数字人“上岗”第一天的表现很满意,当时是24年4月。现在,这个数字已上涨到了15%左右。

过去五六年间,特别在大模型掀起的新一轮技术浪潮里,“数字人”凭借高性价比、高转化,成为大模型应用率先落地的绝佳场景,几乎成为所有厂商的共识,但共识的另一面有一个灵魂拷问:

“数字人未来的价值在哪儿?有没有机会成为AI爆发的下一个入口”?

数字人「爆改」直播间一场品牌和技术的"双向奔赴

数字人涌入直播间,成为新晋的“赛博打工人”,不是一场偶然。

早在2021年,巴拉巴拉就开始接触和布局数字人直播,他们的目标跟众多品牌一样——提升内部效率。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下消费者全时段购物的需求,特别在清晨深夜,很多“宝爸宝妈”都会继续在直播间内“求链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降低主播的压力,巴拉巴拉的主直播团队中主播人数占比近七成,他们日常不仅需要同时负责多个电商渠道的开播任务,在大促时还需额外延长直播时间。

在这样一个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氛围中,主播也难免面临情绪压力,引入数字人不仅可以和真人主播协同,还可以替真人主播在品牌闲时“打工”,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设想。

除此以外,对品牌商家而言,采用数字人直播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

一位直播行业人士告诉「财经无忌」,单个直播团队主要包括了主播、中控、场控、运营等,真人主播的投入一年至少在50万上下,这还不包括还有场地设备和其他人力投入。

大品牌一般都有完备的直播矩阵,一年投入至少上百万,这对中小商家而言,几乎一个天文数字,相比而言,不用真人主播,也无需搭建真实直播间的数字人大大减少了成本投入,降低成本超九成。

上述直播从业人士还告诉「财经无忌」,商家看中数字人还有多方面诉求,比如有利于克服真人主播的稀缺性,降低风险,还有的则是利用数字人给直播内容增加更多的玩法:“直播电商早就进入存量了,现在卷数字人也是找增量。”

但设想美好,现实残酷,在巴拉巴拉渠道负责人张嘉栋眼中:“早期的数字人很像机器人,和消费者的互动也很像录播。”数字人想要逼近真人主播,彼时还存在三道鸿沟:

1、人味儿不够:数字人的动作灵活度、语言回复(交互)和真人主播相比拟人度不足,一眼假。

2、流量规模不足:很多平台数字人都以私域为主,没办法在公域露出。

3、成本效率问题:数字人看似成本低,但也存在很多的“隐形成本”,比如定制数字人、产品和运营素材更新等,这对商家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现在,这些更实际的问题和鸿沟在京东言犀数字人的直播间已经看不到了。

“今年我们明显能感受到,接入DeepSeek后言犀数字人在回复内容和表达丰富度上有很明显的提升。”李蕙兰提到,针对家长面料、材质、设计或尺码的提问,言犀数字人已经能很精准地解决,令她更没想到的是,言犀数字人还能传递一些情绪价值:“比如,某深夜宝爸宝妈涌进直播间焦急的问询,‘她’会安抚性地先疏导情绪,再准确推荐适合宝宝的商品。”

京东科技算法负责人吴博士告诉「财经无忌」,数字人直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真人主播50%的水平,主要可以作为真人主播的补充;第二阶段,是达到真人主播70%的水平,这需要综合考察“数字人”:“结合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的具体指标,如直播间停留时长、真实转化情况,这才接近资深主播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下。他提到,在京东平台上,有不少数字人主播已进入头部的10%主播的平均水平。

数字人技术的成熟并非一蹴而就,京东内部的数字人技术迭代也分为「实验室-单人模型-通用大模型」三个阶段,京东科技人工智能团队近期发布的数字人通用的基座大模型就处于第三阶段,可以通过语音合成大模型LiveTTS及通用数字人大模型LiveHuman,仅需输入文本提示或1秒视频/照片,即可生成4K超高清、100%口型匹配的数字人。

这也意味着数字人从过去的单人模型走向了一体化生成。“你可以通过语音一个信号去驱动所有的表情成型和动作。”吴博士向「财经无忌」解释。

可以说,品牌方的积极态度和平台技术的成熟,共同驱动了当前数字人的新一轮爆发和落地。

闯过「蛮荒年代」,数字人开卷价值

不过,所有的数字人行业玩家也都知道,数字人从概念、风口再到如今走向行业产业“要价值”,也曾经历过一段“蛮荒时代”。京东是业内投入较早、也是最看好数字人赛道的首批玩家,这背后是一套自己的考量。

一是,京东在“看、听、说”结合的多模态技术上实际有着很深的沉淀,从文本、语音再到视觉,能在大量的使用场景中提升模型的鲁棒性,结合场景反馈迭代数字人技术,不断攻克每一个难题。

比如在大姿态上,数字人需要走动,且拥有复杂的微表情和唇形,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光线挑战、唇形对齐等问题,而京东言犀这些年不断探索数字人技术,从声唇同步、大姿态数字人,再到小样本合成、语义驱动动作合成、语言音色等声唇同步等,这些后端的技术和算法很好地弥合了技术与应用的鸿沟。

二是,对直播场景的knowhow。京东供应链积累的商品数据优势、消费行为数据,深入场景,得到反馈,可以训练数字人更懂“人”,从京东优势的零售场景做起,再去衍生到其他场景中。

更关键的还有一点,比起谈数字人的技术,京东内部算法、产品和运营团队更强调“卷价值”,产品经理和算法之间的决策链路很短,来自用户和商家的反馈可以迅速传达到技术侧,甚至他们会想在商家和用户前面。

李蕙兰提到,巴拉巴拉早期对于数字人形象和场景需求都很粗糙,在和京东言犀团队的不断沟通过程中,逐渐找到了更清晰的落地场景,现在无论是利用现有直播间场景直接数字人开播,还是根据巴拉巴拉线下门店、节日节庆场景等做定制,他们的感受是言犀数字人的多样性和真实性都在逐渐提升。

如今,数字人在直播间也已不单单是基础的转化目标,而是逐渐成为品牌与用户交互的重要触点。

在依赖真人试穿展示的服饰直播间,数字人提升了直播的效率和灵活,安踏联合言犀数字人在成都线下旗舰店打造了高仿真的定制数字人走秀直播间,主播数字人一边讲解卖点,另一边的模特数字人则无缝切换30余件爆款穿搭, 消费者还可以直接体验“云试衣间”,线上试穿。

「财经无忌」了解到,2024年双十一期间,数字人带动安踏直播间GMV突破2000万,公域成交GMV达140万,转化率达32.06%,相当于每3人浏览即有1人下单。

数字人甚至卷进了高端美妆直播间,某国际高端美妆品牌通过使用言犀数字人,定制了极具专业感的数字人“美妆顾问”,同时为明星单品定制虚拟试妆片段,消费者不仅可以感受到极具节庆氛围感的直播场景,还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产品上妆效果,购买意愿大大提升,品牌转化率近10%。

数字人的玩法也在不断丰富,除了数字人现场试妆、模特走秀,还有双人互动接捧哏、总裁上阵、抱着玩偶坐播、现场品酒,只要能带流量、能促转化,品牌和数字人的花活不断。

直播间外数字人将成为下一个AI超级入口?

2025,数字人赛道的含金量还在提升。

据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2.4亿元,艾媒咨询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人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6402.7亿元和480.6亿元,是2023年的两倍,未来,数字人应用有望成为AI产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驱动数字人深入行业的关键仍在于成本,越来越多的行业可以“用得起”数字人了,比如京东言犀就将单个数字人生产成本从数万元拉低至两位数,较真人拍摄模式成本降幅超90%。「财经无忌」了解到,京东言犀数字人未来将探索两大方向,一是推出“千人千面”的数字人直播间,二是打造智能体,真正成为品牌商家的直播“代理”。

一位AIGC从业者也告诉「财经无忌」,成本下探后,下游客户对数字人的态度已由观望转向拥抱,目前客户不仅关注降本能力,也开始关注数字人厂商的综合技术实力和垂直行业经验。

直播间外,数字人也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是场景的延伸。不止是直播间,京东言犀目前积累的全栈数字人技术已经拓展到各行各业,比如,达人复刻自己的形象形成数字人IP,批量生成口播短视频;品牌生成大量的带货短视频,批量投放;景区的数字人AI导游,它既可以讲解历史,也可以为当地文旅直播带货;还有为用户提供初诊的“数字医生”等等,「财经无忌」了解到,目前京东言犀数字人也在短视频、文旅,金融服务、医疗、AI陪伴等场景探索落地。

“孤独经济”盛行下,数字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化身情感疗愈师、虚拟伴侣,甚至是儿童玩伴、社交训练师等,数字人实际充当了AI社交的入口,能为现代人提供即时陪伴和共情理解。

其次,是价值的延伸。今天的数字人俨然已成为可见的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对大模型企业来说,数字人成为自身模型能力和客户之间的服务入口,例如在政务场景,包括京东在内的不少大模型企业都在打造“线上数字人+线下大屏数字人”,提供个性化的政策咨询服务。

而对下游客户而言,数字人也成为用户互动的新入口,成为最一线聆听用户问询与反馈的重要交互入口。多重的入口价值,是今天数字人的新想象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在大模型应用浪潮里,产品能力、应用场景和落地成本,是每一个企业都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数字人相对低成本、低门槛且已被验证有场景价值,它也是一个企业理解大模型、拥抱大模型和应用大模型的最好入口之一。

近期,京东科技人工智能团队的“多模态交互式数字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项目也荣获了2024年度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特等奖,这也是年度唯一的特等奖。

京东科技人工智能相关负责人也谈到,相比模型预训练侧的Scaling Law,京东更希望看到在大模型应用侧的Scaling Law。“我们做数字人最终目标还是希望能解放人类的体力和脑力,scale在应用上,大模型技术就像互联网技术一样,(在产业端)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

当然,数字人发展还在早期,打开新场景新可能性的同时,技术落地到产业深处还有很多挑战,无论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还是更落地的场景解决方案,都需要技术和工程能力的持续优化。

回看技术浪潮,当一个行业回归价值和务实,往往是大规模爆发的“奇点时刻”,走在正向循环道路上的AI数字人,或许能在2025迎来新破局。

(举报)

财经无忌公众号

财经无忌公众号

7909 Articles 1223251 Views 950300 Fans

评论 (11)

用户头像

数字人直播,直播电商的“新冷门”趋势!

用户头像

这波趋势,感觉有点像一场梦

用户头像

这玩意儿,我还是喜欢真人直播

用户头像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未来会发生什么?

用户头像

这趋势有点过头了,未来会怎样谁知道

用户头像

感觉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大家都在玩

用户头像

AI直播?未来科技,我有点看不懂

用户头像

这算什么新冷门,我感觉是新坑

用户头像

数字人直播?感觉像在演一场戏

用户头像

这波趋势太荒谬,感觉像在赌未来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