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 hours ago 191 Views 0 Comments

2026 年人工智能的 8 大趋势,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

AI中国
AI中国

Published 10340 Articles

这两天看到有人开始计算元旦倒计时了,貌似还有100天。

今年,从ChatGPT的爆发到生成式AI的普及,我们已见证其走向主流应用的深刻转型。

那明年2026年,AI的发展和能力边界是怎样一种进程?感觉也是时候预测一下了。

就在最近,著名未来学家、数据战略家伯纳德·马尔(Bernard Marr)在其最新专栏文章《2026 年人工智能的 8 大趋势,每个人都必须做好准备》中所指出的,2025年不过是序曲,2026年将标志着AI长期影响的全面显现。

作为一名专注于AI科技前沿的自媒体作者,长期追踪AI动态,此文阅读后深受启发。马尔先生以其对商业与社会趋势的敏锐洞察,系统梳理了AI在机遇与挑战间的平衡。

今天,我就试着以转述和分享的形式,结合最新行业动态,对这些趋势进行解读与扩展,帮助读者审视未来,进而提前制定应对之道。

以下,Enjoy:

1. 日常生活中的代理:AI智能体从概念走向自主执行

马尔预测,2025年的热门词汇“Agentic AI”(代理型AI)将在2026年真正落地,这些自主行动型助手将处理从订购杂货到协调复杂项目的日常任务。

在职场,它将升级为项目协调者,与外部系统无缝互动,实现中长期目标。这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时间自由的解放。

想象AI如私人管家般管理家务与行程。为丰富这一视野,2025年最新发展显示,高盛等机构已将Agentic AI应用于B2B销售流程,从线索生成到成交闭环,显著释放销售人员产能。

此外,Gartner报告指出,到2025年底,40%的企业工作流将嵌入Agentic AI组件,推动从工具导向向流程优化的转变。

麦肯锡则提出“Agentic AI网格”架构,帮助组织治理AI景观,实现团队级协作。

对个人而言,这意味着需掌握“AI指挥”技能:从简单任务练习入手,避免被取代,转而放大自身价值。

2. 合成内容危机:90%的在线内容AI生成,咋整?

马尔警示,到2026年,多达90%的在线内容可能为AI合成,这虽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洞见,却易酿成虚假信息泛滥,威胁民主进程。更深层危机在于,低质“AI垃圾”洪流淹没人类真实声音,导致创意同质化。

对于创作者而言,挑战在于凸显人类经验的独特温度。 2025年数据进一步印证这一危机:全球数据生成量已飙升至175泽字节(ZB),其中AI生成内容占比急剧上升。

另一方面,AI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正以50%的线索增长率助力企业,但也加剧了内容饱和。合成数据正成为解决AI训练瓶颈的关键,但若无监管,其负面影响将放大。

3. 工作的未来:岗位洗牌中,新兴角色涌现

2026年,AI将加速岗位更迭:行政琐事外包给智能助理,新兴如“AI集成专家”和“伦理顾问”将闪耀舞台;同时,裁员潮或伴随公司成本优化。

马尔认为,这不仅是损失,更是角色进化的机遇。知识工作者将聚焦高价值创造。 最新预测强化了这一双刃剑效应。

高盛估算,到2045年,50%的岗位可能完全自动化,受生成式AI和机器人驱动。MIT与波士顿大学报告显示,2025年制造业或损失200万岗位。然而,PwC的2025全球AI就业晴雨表乐观指出,AI能提升员工价值,尤其在高自动化领域。

建议:个人投资AI技能培训,企业推行再就业计划,实现“人机共生”转型。

4. 物理世界中的人工智能

马尔展望,2026年AI将渗透物理领域:自动驾驶车普及,人形机器人进驻仓库与医院,物联网网络如神经般互联家居。

这将从软件驱动转向实体共存,监管完善后,重塑人机关系。

2025年进展迅猛,NVIDIA的研究突破神经渲染与3D生成,正赋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Meta推出AI“世界模型”,提升对3D环境的理解,推动机器人与自驾车应用。世界经济论坛强调,无人机与人形机器人正转型多行业。安全仍是关键:消费者需关注标准制定,确保AI“实体邻居”可靠。

5. 人工智能驱动的地缘政治和国际贸易中断

马尔指出,AI如核武器般重塑全球力量。

AI地缘政治已至十字路口:碎片化风险加剧,数字“铁幕”隐现。美国潜在关税政策针对中国AI进口,或重塑贸易格局。

S&P全球风险报告警告,地缘不稳与关税战将挑战供应链。对全球企业而言,多元化供应链与合规投资势在必行。

6. 隐形人工智能:从“高科技”到生活底色,无声融入日常

如同电气化革命,2026年AI将“隐形化”:融入对话与决策,成为习以为常的存在。马尔认为,年轻一代将视人机互动为常态,而非惊奇。

这一趋势在2025年已初现端倪。AI作为“隐形颠覆者”,悄然简化日常生活复杂性。报告显示,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依赖至少一项AI功能。

研究论文探讨“隐形AI”嵌入技术优化性能。益处显而易见,但隐私防护不可或缺——培养“AI素养”将成为新素养。

7. 医疗保健领域的日常人工智能

马尔举例,今年AI听诊器秒测心脏病,2026年AI将常态化:诊断疾病、监测康复、加速药物开发,从试验走向普遍应用。

2025年创新层出:AI助医生识别骨折、优先分诊,早诊疾病。HealthTech杂志预测,医疗机构AI风险容忍度提升,推动采用率飙升。

NCBI观察到,AI代理已渗透笔记、培训与疾病检测。这将 democratize 医疗,但伦理框架需同步跟进。

8. 节能人工智能:高能耗警钟下,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马尔提醒,AI能源需求飙升。美国能源部预测2028年数据中心耗电占全国12%。2026年,焦点将转向效率优化与新能源,如微型核电站。

2025年数据触目惊心:谷歌AI基础设施支出达750亿美元。数据中心耗电已占美国4.4%,或至2028年翻三倍。IEA报告呼吁全球建模应对AI能源缺口。

可持续AI需多方协作:企业投资绿电,政策引导低碳算法。

伯纳德·马尔的洞见,照亮AI前路:2026年,它将颠覆行业、引发伦理辩论,却也孕育无限机遇。泡沫或破,但创新永不止步。正如互联网从灰烬重生,AI将驱动人类跃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芒xAI”,作者:格林,36氪经授权发布。

AI中国

AI中国

10340 Articles 1818136 Views 950300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