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4小时前 118 浏览次数 0 评论

120 亿年收入撬动 1 万亿美元订单:OpenAI 烧钱搞 AI 基建,奥尔特曼称短期内不优先考虑盈利

AI中国
AI中国

发布了 10553 文章

IT之家 10 月 8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Decoder 昨日(10 月 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近期与英伟达、AMD 和甲骨文等公司签署了总价值约 1 万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7.13 万亿元人民币)的 AI 基础设施合同,旨在获取超过 20 吉瓦的庞大算力,规模相当于 20 座核反应堆。

根据 OpenAI 高管估算,每吉瓦(GW)AI 算力的成本高达 500 亿美元,此次协议计划获取的算力总量将超过 20 吉瓦,其耗电量相当于约 20 座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

然而,这一宏大计划远超 OpenAI 目前的财务承载能力,据 DA Davidson 的分析师吉尔・卢里亚(Gil Luria)透露,OpenAI 根本无力兑现这些承诺,公司年收入仅 12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856.12 亿元人民币),且今年恐将面临约 100 亿美元亏损。

OpenAI 为解决资金问题,在签署的这些协议采用了巧妙的循环融资结构。例如,英伟达计划向 OpenAI 投资 1000 亿美元,而 OpenAI 则能利用这笔资金回购英伟达的芯片。

同时,AMD 也向 OpenAI 授予了认股权证,允许其以每股仅 1 美分的象征性价格,购买最多 10% 的 AMD 公司股份。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对此表示,实现盈利“并非他最优先考虑的十大问题之一”,强调 OpenAI 公司当前聚焦于规模扩张而非短期财务回报。

这些重磅交易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并显著推高了相关合作伙伴的股价。甲骨文的市值在消息宣布后飙升了 2440 亿美元,而 AMD 的股价也在周一实现了近 24% 的涨幅。

尽管市场反应热烈,但外界对 OpenAI 激进的扩张策略不乏担忧。一位硅谷投资者向《金融时报》指出,OpenAI 所处的行业资本密集程度远超早期的谷歌或微软,且“天生就缺乏成本控制纪律”。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AI中国

AI中国

10553 文章 1895430 浏览次数 95030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