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5小时前 198 浏览次数 0 评论

AI搜索MCP服务来了,Agent链接实时信息!百度智能云打出了张王牌

量子位

发布了 401 文章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gent元年”进程过半,Agent虽已从处理简单任务转向复杂交付,却仍卡在“信息断层”的关键瓶颈——

受限于训练数据截止日期,难以及时获取实时动态信息,企业级场景落地始终差临门一脚。

不过就在刚刚,新解法有了。

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抛出了一张“王牌”,将百度核心战略资产百度AI搜索能力,正式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以组件及MCP Server的形式进行开放

如此一来,Agent能直接调用搜索能力,补上实时信息短板:

能依托搜索实时更新数据、覆盖多元信息来源,更能通过对海量搜索结果的整合、推理与交叉验证,让输出信息更具权威性,减少模型幻觉。

与之同步登场的,还有百度智能云千帆4.0,其以“迄今功能最完备的企业级AI平台”为定位,在核心能力上实现多维升级,不仅全新推出数据服务,还对Agent服务、模型服务等进行了强化

现阶段,平台已聚合150+精选模型服务,企业可即时接入业界前沿SOTA模型,百度近期刚发布的蒸汽机2.0,以及千帆自研的10+行业专精模型亦在其中。

这只是众多全新发布中的冰山一角。

在百度智能云团队看来,构建企业级Agent有四个关键要素:

  • 能够处理复杂任务的智能体编排框架,相当于智能体有了“手”和“脚”的能力;
  • 配套的能力组件,为Agent提供“称手工具”;
  • 持续迭代的模型体系,尤其需具备行业场景定制能力;
  • 安全、高可用、可观测的企业级运行保障。

下面进一步深入,具体看看千帆4.0在这些重点方向上,究竟带来了哪些实质性新发布和升级。

MCP服务升级,Agent装上搜索引擎

首先来看最为重磅的百度AI搜索MCP Server,直接为Agent提供了“称手的工具”。

如前所述,由于大模型训练数据存在截止期限,无法获取最新知识,而百度AI搜索正好可以补全这一短板。

并且,与人类用的搜索追求“前三链接精准”不同,大模型具备强大的信息消化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同时处理大量搜索结果,并进行整合、推理与交叉验证,由此Agent+AI搜索更强调结果的全面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据介绍,“Agent+AI搜索”既可补充实时信息与长尾知识,又能通过结果交叉验证减少模型幻觉,甚至还可辅助生成训练语料,适用于企业内部搜索、对话机器人、深度研究等场景。

依托百度20多年搜索技术积累与多元内容生态,加上每日服务上亿用户的高并发架构,企业可获得快速、稳定的搜索增强体验。

如果说百度AI搜索MCP Server连接的是外部公域信息的工具,那么千帆4.0全新推出的多模态RAG,则是挖掘企业私域知识的一把好手。

多模态RAG依托多维度解析策略,能深度解析文档、图表等企业内部复杂数据,并为说明书、发票等常见文档提供场景化解析模板,大幅提升解析效率。

同时,结合百度自研的高性能向量引擎,它能把解析后的文本、多模态数据做统一向量索引,提升检索效率。不仅能支撑百亿级向量规模与十万级分片数量,向量检索QPS性能更是开源方案的1-10倍。

千帆4.0还独家引入图谱增强RAG,通过知识图谱强化实体关系查询,应用于风控、营销等场景可扩大召回范围、提升检索精度。

两个工具相结合,让Agent既“知外界”又“懂内部”,实现信息获取能力的跨越式突破。

有了趁手工具,接下来高效“用法”是关键。

千帆4.0构建了一套灵活可靠的智能体编排框架,采用多智能体协作方案,先有一个“规划者”智能体拆解任务,然后分给不同“执行者”智能体执行,借协作逻辑让不同智能体各司其职,将工具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最大化工具价值。

另外,千帆4.0还强化了官方预制智能体,“规划者”新增深度思考能力,“执行者”支持并行调度;网页搜索、代码编写等专业智能体,在时效、精准、安全上全面升级。

平台支持A2A协议,能够与市面上其他支持该协议的Agent平台、独立Agent企业等进行相互调用,构建起开放的协作生态。对于那些采用非标准接入方式的企业Agent,平台也能通过协议适配的方式完成接入。

多智能体协作的扩展性也很高,基于“规划分工”机制可在已有的功能里动态引入新Agent,“规划者”能自动识别并决策调用时机。

工具与用法之外,背后是更大的开放性MCP生态。

百度智能云千帆团队透露,之后还将陆续开放更多百度独家技术能力作为MCP Server。

同时,千帆4.0已接入支付宝支付、同程旅行等第三方优质服务,让Agent能调用更多场景化能力。

开发者还可在千帆平台自建MCP Server,一经发布即可被百度搜索索引与分发,形成生态正循环。这意味着每位开发者都可以成为生态的共建者。

百度智能云千帆4.0,何以称“最完备”?

仅靠上面这些并不足以称“完备”,百度智能云千帆4.0把Agent落地需要的四件事打包标准化了:模型、工具链、数据、运行保障

在模型方面,千帆4.0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快速集成高质量SOTA级模型。

平台现已集成150多个顶尖模型,包括OpenAI的开源模型、DeepSeek-V3.1等外部模型,也有百度自研蒸汽机2.0视频生成大模型,千帆慧金金融行业模型、千帆视觉理解模型等一批千帆自研的行业专精模型。

企业在构建Agent时可灵活无感切换底层模型,有效规避了自行部署、调试多个模型时,可能面临的成本难题。

针对MoE架构模型小规模部署性能表现比较一般的问题(大部分“专家”处于闲置状态,资源利用率低),千帆4.0专门搭建推理架构,通过充分分布式部署盘活闲置“专家”资源,显著提升调用效率。

二是,为模型补齐Agent必备能力,并控制“思考成本”。

Agent核心要能调用工具,但很多开源模型的权重文件里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普通开发者自己补很麻烦。

千帆直接帮企业和开发者做好了,对领先开源模型都提供了Function calling能力增强。比如DeepSeek-V3.1等没有该能力的模型,团队就通过底层构建,增强模型多工具调用等能力。

模型的“思考过程”也可控,千帆4.0新增了思维链精细化控制。

简单问题不需要多思考,费时间还耗token,千帆加了“Thinking strategy”(思考策略)和“Thinking budget”(思考预算)功能,简单任务用“短思考”,复杂任务用“深度思考”,平衡效果和效率。

三是,提供场景化调优全流程工具与快速评估机制。

与此同时,千帆此次还推出了很多款行业专精场景模型,基于模型训练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提出“专精模型深度定制pipeline”,先评估旗舰模型是否达标,达标则通过蒸馏压缩模型,不达标则通过SFT+强化学习训练场景模型,最终合并多个场景模型,做出效果好、速度快还便宜的专精模型。

这套流程已经在平台上线,千帆4.0还预制了超10个行业专精模型,用户可直接拿来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数据做调整。

模型调优工具上,千帆4.0全新发布RFT(强化精调)工具链,能少用数据就做出好效果:新手有预制的参数、奖励规则、镜像环境,能够快速体验RFT效果;专家能自定义参数、规则,还能白盒建模。

而且强化学习需要边训练边推理边优化,千帆提供了训推一体的引擎,并引入了负载均衡器,比没加的情况训练效率提升43%。

最后是模型评估,千帆4.0新增Benchmark评估,内置十多个权威评估集合与预制方法,模型训练后可快速测试通用能力,还支持上传自有数据验证业务适配效果;同时提供性能评估,可测算模型资源需求与响应时间,为后续部署提供参考。

除了模型服务之外,千帆4.0正式发布了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解决企业数据治理痛点。

该平台覆盖从多模态数据采集、转换、处理、检索、服务等数据治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一站式多模态数据管理与处理能力,构建AI时代的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加速模型迭代,护航智能应用落地。

实现效果上,据介绍,文心大模型的训练得到了大幅提效,端到端数据吞吐效率提升6倍,整体计算成本降低30%;百度文库的检索存储成本降低80%,一站式数据开发提效30%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企业引入Agent时关注的平台稳定运行、故障规避、弹性扩容及数据模型安全、运维可追溯等需求,百度智能云千帆还从全维度安全合规、高可用架构、可观测运维体系三方面构建了全套保障能力

搭建起Agent基础设施

总结来看百度智能云千帆的战略路径。不是做一个又一个“演示级Agent”,而是搭智能平台、强基础设施、放核心能力。

从今年4月百度智能云正式发布千帆企业级MCP服务,到如今把“百度AI搜索”作为王牌Server开放,再到第三方能力与开发者自建能力的引入与分发,平台正在把“能力聚合”升级为“能力网络”。

截至目前,千帆平台已孕育出超130万个智能体服务制造、能源、金融、汽车、教育等领域的超46万家企业。这些数字背后,是越来越多可复用的场景范式、可沉淀的数据资产、可观察的工程体系。

一周前,IDC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2024:市场正在成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规模攀升至16.9亿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中,百度智能云以14.9%的市场份额再度登顶,连续两年稳居行业领跑者。

更重要的是,百度智能云千帆把“Agent的基础设施”这件事做成了平台叙事:模型可自由切换、工具以MCP标准化、数据以多模态RAG/图谱统一表达、运行以可观测与高可用托底,每接入一个MCP Server,接入的就是其背后的数字生态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不必再执念于“先天完美的行业大模型”,而是以千帆为底座,先连起来、先跑起来、再迭代起来——把真实业务的反馈变成持续进化的燃料。

对生态而言,这是一场从“模型之争”迈向“平台与基础设施之争”的升级。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量子位

量子位

401 文章 58394 浏览次数 984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