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交易中,爆仓单的处理方式关乎市场稳定与风险控制,直接以破产价成交存在诸多弊端,通过优化委托价算法,结合市场深度等因素确定挂单价格,可实现快速成交并降低风险。

爆仓单委托处理方式,在合约交易中,爆仓单的处理速度,直接关系到平台的风险控制和市场稳定性。 为了在不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前提下,加快爆仓单的成交速度,同时减少穿仓风险。本文讲解爆仓单是怎么从触发到成交的,以及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用破产价去委托。
一、几个关键名词
先弄清楚几个在爆仓中常用的价格名词:
- 爆仓触发价:当标记价格到达某个水平时,用户的保证金率过低,触发强平条件。 例子:10倍杠杆的多单,价格下跌到一定位置,保证金不足,系统会触发强平。
- 破产价格:用户的保证金完全亏损(保证金率=0)时的价格。 这是理论上“刚好归零”的价位。
- 爆仓委托价:强平引擎接管用户仓位后,向市场挂出的委托价格。 如果直接用破产价,可能成交慢且冲击市场。
- 爆仓成交价:爆仓单挂到市场后,实际撮合成交的价格。
二、爆仓单委托价的优化算法
1. 目标
以前,很多平台在爆仓时,会直接用破产价委托,但这会带来两个问题:
我们优化的目标是:综合考虑市场深度、基差、标记价格等因素,用一个既能快速成交、又能增加盈余的价格来挂单。
2. 逻辑
当仓位触发爆仓后,强平引擎会接管仓位,并通过一套算法来计算委托价:不是直接用破产价
- 会参考当时的盘口挂单量(市场深度)、标记价格、基差情况;
- 在安全范围内尽量靠近现货市场活跃成交价,从而加快成交速度;
爆仓单尽快成交,就能降低系统整体风险,同时保留更多“爆仓盈余”进入风险准备金;
3. 理解
这套算法就是在爆仓的时候,帮你找一个“能快速成交、又不会亏到穿仓太多”的价格。
三、爆仓单与穿仓损失的处理
在实际交易中,经过改价处理的爆仓单,有时会出现以下情况:
这时,破产价和成交价之间的差额,就形成了穿仓损失。
如何展示和结算?
这些穿仓损失,会在“已成交爆仓单”列表中展示。
改价爆仓单产生的穿仓损失,会在结算时,与未成交爆仓单的穿仓损失一起,用风险准备金抵扣。
在爆仓订单页面,用户可看到当前总穿仓亏损:总穿仓亏损 = 已成交爆仓单的穿仓亏损 + 未成交爆仓单的穿仓亏损
四、这样做的好处
成交更快:爆仓单迅速在市场被消化,降低连锁反应
- 减少市场冲击:避免直接挂在破产价砸单/扫单
- 保护用户利益:尽可能多保留爆仓盈余,进入风险准备金池,减少全仓穿仓风险
- 平台更稳:穿仓风险降低,系统整体稳定性更高
五、总结
爆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爆仓单迟迟成交不了,导致穿仓和系统风险扩大。 通过改进爆仓单的委托算法,当用户的仓位触发爆仓,被强平引擎接管后,不会再简单按照破产价格委托到市场,而是综合考虑当前合约市场深度、基差、标记价格,计算出一个可以尽快成交、尽可能增加爆仓盈余的价格,委托到市场。既加快了成交速度,又保护了市场和用户的利益,这也是一个成熟交易所必备的风控能力。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USDT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号:【USDT用户体验】,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