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项目 1 days ago 104 Views 0 Comments

国际刑事法院也“踢掉”了微软Office!因邮箱一度“被封”,决定改为开源替代品openDesk

CSDN
CSDN

Published 192 Articles

整理 | 郑丽媛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要是五年前有人说,国际刑事法院(ICC)会主动放弃微软 Office,换上一套德国政府开发的开源办公系统,大概没人会信。

毕竟,Office 和 Windows 对这些政府机构来说几乎是“空气级”的存在。

但如今,ICC 真这么干了——理由不是价格、不是性能,而是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我们的系统,能不能被美国一键掐断?”

一场从“邮箱被封”开始的警醒

事情起于 2024 年 3 月。当时,美国政府宣布制裁 ICC 官员,不久后 ICC 首席检察官 Karim Khan reportedly 就突然失去了对微软邮箱的访问权,账户冻结、通讯受阻。

虽然事后微软否认参与其中,但这一事件在欧洲政界掀起震动——一个国际法庭的关键官员,能因为政治命令而被“数字断供”,那还谈什么主权与独立?

自那以后,ICC 的 IT 部门开始重新评估整个技术栈:操作系统、云存储、邮件系统、协作平台……凡是依赖美国供应商的,都成为了风险点。

最终,他们决定:彻底弃用微软 Office 和云服务,转向德国开源替代方案 openDesk。

简单介绍一下,openDesk 是德国政府数字主权中心(ZenDiS)主导开发的一套开源办公与协作平台。它的定位很明确——要做一款不受外国公司控制、适用于公共机构的“欧洲版 Microsoft 365”。为此,这套系统涵盖了所有常用功能:文档编辑、表格、邮件、即时通讯、视频会议、文件管理、项目协作……

更关键的是,openDesk 有三大与微软完全不同的特性:

(1)开源透明:所有代码托管在德国政府的 OpenCoDE 平台,公开可审计。

(2)模块化架构:由 8 家欧洲软件公司提供组件(包括 Collabora、Nextcloud、Element、OpenProject 等),可自由组合替换。

(3)数据主权:所有数据都存储在欧洲服务器,受欧洲法律保护,不受美国《云法案》(Cloud Act)约束。

据悉,ZenDiS 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底,在德国公共部门部署 16 万份 openDesk 许可证。而目前,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海洋与水文局等机构已在使用。

微软失去的不只是客户,更是信任

事实上,ICC 的选择,是整个欧洲“去微软化”趋势的一部分。过去两年,多个欧洲国家相继展开“去微软化”行动,背后原因基本相似——技术独立与地缘政治风险。

● 2024 年 4 月: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宣布3 万多个账户从微软迁移到 Linux + LibreOffice。

● 2025 年 5 月:丹麦数字化事务部也宣布要在今年秋季前彻底停用微软相关产品。

● 2025 年 9 月:奥地利军方宣布弃用 Microsoft Office,改用 LibreOffice。

要知道,这些机构不是普通客户——它们掌握的是国家安全、军情、公共数据。而他们选择集体“出走”,代表的是欧洲在信息基础设施层面的战略转向:“宁可多花钱、多折腾,也要确保关键系统不落在别人手里。”

当然,从规模上看,ICC 不足 2000 台终端,对微软而言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当一个负责审理战争罪的国际法庭公开宣称“不再信任美国科技公司”时,无疑在全球政府机构中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如果他们都可能被断供,那我们呢?”

针对这件事,微软的回应一如既往:“我们重视与 ICC 的合作关系,相信未来仍可持续提供服务。”但这次,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真的相信。

现如今,openDesk、Nextcloud、LibreOffice 这些曾经的小众开源项目,正在成为欧洲“数字独立”的基石。

对于这些欧洲国家而言,从微软迁移出来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数字自由,毕竟软件供应链已成为新的战略边界。为此他们愿意忍受短期阵痛,只为换来一个长期确定性——自己的关键系统,不会在政治冲突中被“拔掉网线”。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5/10/31/international_criminal_court_ditches_office/

CSDN

CSDN

192 Articles 29780 Views 0 Fans

Comment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