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媒科技评论
马云在杭州快乐泡吧,刘强东则忙着炒菜,第一代的互联网大佬,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前几天,有网友在阿里B区HHB酒吧偶遇马云,马云开了几扎啤酒,看上去心情不错。相较之下,刘强东可就忙多了,不仅亲自下厨炒菜,还端起茅台挨桌敬酒。
不难看出,马云、刘强东再次回归,似乎跟十年前有所不同。那时候,大佬们大多出现在行业论坛、公司活动中,总是西装革履,哪像如今这般接地气。大佬们以全新面貌重出江湖,似乎也在暗示,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节奏。
大厂的灵魂人物
今年以来,两位互联网大佬现身幕前的次数明显增多。马云前脚带着高管考察盒马鲜生,后脚就重回杭州西溪湿地的湖畔小屋;刘强东则比马云更忙,不仅亲自下场送外卖,还要亲自炒菜、敬酒。

网友不禁感慨,上一次两位大佬如此频繁亮相,还要回到十年前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有趣的是,不仅网友们这么想,在刘强东于2023年底全面回归京东后,多方媒体已不止一次猜测,马云也要紧接着回归。
近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称马云已“强势回归”,其在集团直接参与度已达到5年来最强,包括推动阿里转向人工智能,以及向电商对手京东和美团宣战等,不过阿里并未作出回应。
但结合多方媒体报道来看,虽然马云并未在明面上回归阿里,但在阿里的一些重要抉择中,都不乏马云的影子。
比如7月中旬,有网友偶遇马云在西湖夜骑,彼时正是外卖大战的关键时刻。据《晚点latepost》报道,马云曾表示“淘宝闪购要稳定在8000万单,先提升能力,巩固好基础,再往上冲。”
两位大佬,一位在明,一位在暗,但无论处于怎样的战略位置,他们的回归都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目前,阿里和京东股价都回升至阶段高点,阿里的股价创4年来新高,京东股价也重新走出低谷。
过去几年,马云也时不时被网友偶遇,但看起来更像是对外界猜测的试探性回应。可如今,情况却似乎有所不同,除了刘强东高强度地参与一线战斗,马云也开始亲自督战,某种程度来看,这也是新的行业信号。
回看过去,刘强东和马云都是在2018-2019年左右先后隐退的,刘强东卸任了公司的法人、高管等职位;马云在辞去阿里董事局主席一职后,更发文表示要当乡村教师。
两位大佬的隐退,并不是真的“退休”,更多还是行业趋势、公司发展和监管压力的共同影响。一方面,互联网大厂发展到一定规模,业务逐渐趋向成熟,像阿里和京东这种非家族企业型公司,也需要交给年轻人接班,孵化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的领导班子。
另一方面,彼时市场对“资本无序扩张”的讨论与警惕日益升温,在此背景下,企业家们选择低调蛰伏,既是对企业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顺应政策导向的理性选择。
然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如今,经济市场稳中向好,政策层面也多次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大部分互联网平台也选择“主动收缩”,不再只是“惦记着几颗白菜”,而是积极拥抱实体经济,寻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企业能够迎合当下市场新的发展趋势,那么套在平台经济头上的紧箍咒,自然也就无声地解开了。作为平台的“灵魂人物”,自然也得以重出江湖。
从刘强东和马云近期回归的动作来看,他们也变得更接地气,这种新面貌和新姿态,某种程度也代表了平台的态度和转型。
比如阿里自马云回归后,大力推动AI发展,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刘强东则聚焦于京东的实体业务转型和即时零售布局,互联网企业正从单纯做“流量生意”变身为“产业合伙人”,赋能千行百业和几十万人的就业,这才是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大佬背后的新生意
当然,市场趋势和监管方向在改变,互联网平台的业务逻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众所周知,这些年互联网整体的流量红利已逐渐消退,企业间免不了“贴身肉搏”,甚至跨界到其它平台更擅长的领域,抢别人的“蛋糕”。
在这时候,两位大佬的回归,不仅提振了团队士气,更是为各自的新业务战略站台,为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结合两位大佬现身幕前的时间,以及各自企业的新战略方向,大佬的每一次讲话、每一个动作,其实也别有深意。
前两年,虽然马云和刘强东两位大佬也时不时现身,但更多是聚焦于公司内部。比如马云回复了员工的内部信,用“阿里还在变化中”回应了员工对阿里战略不清、业务疲惫的担忧;
刘强东则多次在内部会议中指责公司内部的“大企业病”,痛批高管的PPT文化,更直言“不拼搏不是我的兄弟”。
这时候,两位大佬更多还是站在了企业创始人、管理者的高度来看待企业战略问题。但来到今年,两位大佬身上似乎都少了许多“爹味”,而是更强调融入消费者群体,这与当前阿里京东主攻本地生活的战略有关。
在“京东品酒会”上,刘强东一边身穿“七鲜小厨”围裙炒菜,一边表示自己做的这道“黄狗猪头肉”将于9月底在京东七鲜小厨全面上线,为京东外卖站台的意味非常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品酒会”是京东为持续发力酒旅业务所推出的IP,旨在邀请旅游、酒店行业老用户来到现场,体验京东酒旅的差异化服务。
“七鲜小厨”的围裙,京东酒旅的场子……串联起这一切的正是京东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刘强东已不止一次明确,“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京东绝对不碰”。
在这次的品酒会上,刘强东也明确提到,未来京东将通过全新模式推动酒店业发展,预计将在年底前公布,同时外卖很快也会有不同于美团的商业模式出来。
而网友在酒吧、西湖边偶遇马云,看似跟阿里的主业没有太大关系,但马云在今年初的内部讲话中曾提到,“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而阿里近期的主要新业务,都是跟“人间烟火”有关的。

比如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同时推出淘宝大会员体系,全面覆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盒马近期也动作频频,旗下社区超市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 门店数已近300家。
除了为企业站台之外,大佬们此番主动出击,更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外界对平台发展方向的诸多揣测。
刘强东在“京东品酒会”上,也谈到了当前和美团的竞争,他认为“民营企业的竞争不应该上升到个人恩怨”。不仅如此,在刘强东炒菜前,他还调侃“煤气灶不会从马云那买的吧。”
原本只是一场普通的友商见面会,但刘强东的加入,瞬间就让这场发布会充满了话题与焦点,不仅提到了京东旗下的新业务,还回应了和友商的竞争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巨头之间的“龙虎斗”
事实上,从刘强东的“炒菜”,到马云的“泡吧”,这不仅中国最顶尖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在经历深刻变革,背后还折射出整个经济大环境的结构性调整。
当下的市场竞争,已从过去由流量驱动,追求高速扩张,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不再追求单一规模增长,而是更注重盈利质量、产业链协同与抗风险能力。
而驱动这一系列变化的深层原因,正是消费需求从“便宜能用”到追求质价比的转变,比如同样的产品,以往可以通过海量投放和低价竞争赢得市场,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深耕产业链,通过智能科技、价值创新、长效售后等附加价值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一趋势也促使更多企业投身跨界竞争,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很多产业逻辑之间是互通的,特别是AI技术横空出世之后,打破了传统产业间的技术壁垒与效率边界,让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能力复用成为可能。
但正因为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愈发复杂,面对更高投入、更高风险的跨界竞争时,企业自然也必须使出全力来迎战,让企业掌舵人直面市场,既是更好的营销噱头,也能让其代表企业直接跟消费者沟通。
比如小米从智能终端转向智能汽车,雷军也没少为其站台,甚至还亲自下场给小米YU7拍摄宣传片;华为跨界“造车”,余承东也频频发声造势……
但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各行各业的“大佬效应”愈发明显,无论是回归幕前重新掌舵,还是顺应民意“听劝”,大佬们的主动求变,带来的不仅是士气提振,更是对未来的明确押注。
AI时代下,商业节奏将会变得更快。在这个意义上,马云和刘强东的重出江湖,不仅仅是为了让各自企业再次伟大,更是为了参与塑造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十年、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