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洞察 1月前 172 浏览次数 0 评论

做私域,请戒掉你的“讨好心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发布了 1201 文章

“讨好”不是运营策略,而是组织失焦的信号。本文将结合私域一线经验,拆解运营者在面对用户、老板与团队时的角色边界,帮助你构建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私域协作机制。

最近一直在思考AI时代的私域到底应该怎么做

突然就发现一个挺可怕的现象

绝大部分私域做得越久,反而越像“客服”

明明消息也做到了秒回,但用户却爱理不理

礼物也送出去不少,但是复购却不见起色

在群里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让客户生气

最后业绩一看,扎心,其实症结就在这三个字:太讨好

因为在私域里,卑微换不来忠诚,讨好赢不了尊重

真正赚钱的私域,都是有点“小脾气”

为什么“讨好式”私域注定是条死路呢?

来,首先戳破大部分私域人的三个幻想

1.服务好=价值高?

讨好,本质上就是一种“便利贴”式的服务

有问必答、随时在线当然很好,但这只是基础

客户不会因为“你回复快”而付费,只会为“你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买单

每个进入私域的人,其实都是为了获取超额价值

这个价值,可能是稀缺信息、专业见解、解决方案

或者是一种身份认同

但是如果你沉迷于当“便利贴”,就相当于从专家降格成了服务员

这时候,你的可替代性极强

2.姿态低=关系好?

之前看到很多私域,真的是把客户当上帝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但是最终只是养了一群大爷

就是因为忽视了任何健康持久的关系,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商业关系

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一味的讨好其实就是把关系的决定权交给了对方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人性很奇妙

对于凡是能轻易得到、且姿态过低的服务

大概率是不会珍惜的,只会觉得“理所应当”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会感恩的

3.满足所有人=吸引更多人?

无差别的讨好,是一种极其低效的筛选模式

同样也是拉低赚钱速度的一个大毒瘤

真正有付费能力、寻求高价值的高质量用户,看到这种“过度热情”的场面,反而会心生警惕,觉得你不专业、太“营销”

而被吸引来的,往往是占便宜没够的“羊毛党”

一定记住做私域,不要想着“通吃”

你只需要赚一部分的人钱,就可以活得很好

而你的“脾气”,就是最好的筛选器

如何“有脾气”地运营,让钱追着你跑?

首先声明一点,这里的“有脾气”,不是让你怼天怼地

而是有原则、有边界、有立场

毕竟客户还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内容上,做“灯塔”

大部分私域为什么内容发了没人看

是因为扮演了“复读机”的角色

从网上抄点烂大街的话往朋友圈里一发就觉得别人能觉得自己很牛

其实只是自嗨,那怎么改呢?

首先要敢于批判,不要人云逸云

就像大家看我的文章一样,你是看不见我在这讲市面上经常讲的“7天裂变10万粉”

因为我太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有时候敢说真话的反对者,比随大流的赞同者,更容易建立权威

另外要学会拒绝迎合

永远记住你的内容不需要让所有人爽,只为同频的人发声

你的深度,本身就是最好的筛选

就像这个公众号,我吸引的是真正认可的人

而不是追求3天私域爆单的人

所以我不会盲目追热点,只在我的专业领域发声

有时候“惜字如金”,反而会让每次出场都更有分量

第二步服务上做“向导”,不要做客服

有很多私域追求实时在线,其实完全没必要

学会设立你的边界:明确服务时间

这不会得罪人,反而会彰显你的专业

毕竟哪个专家会随叫随到呢

同时要敢于拒绝用户

当面对不合理要求,温和而坚定地拒绝

明确告诉对方已经理解对方的需求,如果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服务,需要付出什么

你的专业和时间,必须标价

最后关于我们的产品定价,不要因为怕用户嫌贵就盲目降价

只要匹配我们提供的价值就行

敢于定一个“有脾气”的价格,本身就是对自身价值极度自信的表现

而这种自信会感染用户

所以,这一切“有脾气”的背后

核心不是傲慢,而是利他的初心和专业的自信

不讨好,可以帮我们把时间省下来,打磨更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高门槛,可以保证圈子里的交流质量,让每个成员都能获益

敢批评,是为了帮客户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当你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卖货的

而是定位成一位值得信赖的向导和能够交心的益友时

收获的将不再是简单的一次两次的短暂交易

而是长期的追随和真正的尊重

这时候,钱就开始追你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私域何老师】,微信公众号:【私域得道】,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201 文章 186357 浏览次数 58654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