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ataEye
“观看量破14亿了!”
当DataEye研究院和《万里江山入我怀》(以下简称《万里江山》)的主创团队:中汇影视CEO王碧筝、总导演甘憬隆和总制片人章庭硕见面的时候,大家都还沉浸在项目播放量破新高的兴奋中。
总导演甘憬隆向DataEye研究院表示:《万里江山》目前的数据已经大大超出了主创团队的预期,本以为跑出一两个亿就已经很不错了,结果超800万的收藏量和超14亿的观看量让他们倍感惊喜。
借着这个机会,DataEye研究院和《万里江山》的团队坐下来,从公司、导演、制片等不同的视角,聊了聊大家对于短剧行业的理解、思考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万里江山》在DataEye剧查查短剧热力榜8月月榜上获得了月榜第二的好成绩,也是8月月榜前十中唯一一部男频短剧作品。

一、 谈短剧:着眼长线运营,男频未来可期
DataEye研究院:首先恭喜《万里江山入我怀》获得这样的好成绩!主创团队在选择项目或剧本的时候,是通过哪些要素或者特点来判断项目是否有潜质的呢?
章庭硕:感谢,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比较谨慎的。对于剧本,首先要结构相对完整,要有自己的世界观和核心爽点,从第一集开始就必须要有钩子,每一集要有反转/笑点/爽点,这样才能持续抓住观众;而人物方面,人物或人设要有自己成长的弧光和流畅的推进性;男频的话,主角人设最好带一些“缺陷型金手指”,这样会更有张力;而女频的主角人设则要能引起女性用户共情。
DataEye研究院:行业里讨论精品化已经挺长时间了,你们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章庭硕: 最大的挑战在于内容选择、成本和精品质量的平衡以及前中后的制作流程。首先在内容上,现在剧情同质化严重,但创新风险也非常高——观众既想要“新”,又依赖“熟悉的爽点”,所以需在“微创新”上找到平衡。其次,现在观众的审美一直在提高,像最早的网剧网大的迭代一样,短剧已经进入了精品化的时期。无论是剧本还是服化道灯摄美、制片、导演、演员、后期……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需要共同协作才能获得比较高的一个分数。比如虽然用了头部的演员,但是搭配着一般的制作配置,依然也很难让现在的观众买账。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均衡匹配,才能呈现出更好的质量。再是前中后每一期的制作周期,如果能有更合理的时间去打磨作品,也会对精品化有更好的呈现结果。
DataEye研究院:“同质化”这个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甘憬隆:对于同一个内容,每个人的表达都是不一样的,和现场、导演、制作都息息相关。怎么样的方式去讲故事,怎样控制节奏和演员,选择怎样的切入点,都会对结果产生明显的差异。在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不盲目寻求差异化”,而应该更加深入了解同质化的题材中同质的内核,在内核中继续寻求差异和个性。
DataEye研究院:说到长线、多元化的运营,现在短剧很多IP都呈现“系列化”、“季更化”这种趋势,您是怎么看的?
王碧筝:中汇无论是做长剧、短剧还是其他内容,都有IP系列化开发的计划。我们除了会针对单个IP去做系列化,还会在主题类型上面去做系列化,比如虽然我们用了不同IP作品,但关注的是同一个主题,在主题内容上做长线规划和生产。
我也认为IP系列化一定是一个趋势。短剧本身曝光周期短、上新量大,系列化是提升用户粘性的一个有效策略,其次,从短剧观众碎片化、生活化的观剧习惯来说,系列化开发能借助“陪伴”属性,建立观众与内容的长期情感链接;作为公司或是制作团队来说,系列化开发也能更有力的打造厂牌效应,同时在文化出海层面,也更有利于长线的内容文化输出。
DataEye研究院:中汇未来“系列化”的方向方便透露一下吗?
王碧筝:我们系列化有两个方向,一个“主题系列化”,我们会选定某一个题材,例如“少年成长”作为切口,通过不同的IP去表达同一个内核。另一个方向就是在单个IP上进行系列化的开发,比如《万里江山》或是我们在开发中的另一个武侠内容IP。
DataEye研究院:武侠其实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题材,为什么会选择武侠这个题材来做系列化的开发呢?《万里江山》是否会做系列化开发?
王碧筝:武侠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内涵,如家国情怀,侠肝义胆,这种核心价值是极易引发大众共情的;其次,这一题材看似小众,但依然有稳定、忠实的受众群,当前优质的武侠内容供给不足,也给创新留出较多空间。我们开发中的这部武侠IP有着较宏大的世界观,人物众多也各有出彩之处,很适合做长期的内容养成。
甘憬隆:《万里江山》的第二部、系列化开发已经提上日程了。侠的精神也是我们在《万里江山》中想要表达的内核,但遗憾就是时间有点短了,很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一些氛围效果做的不够极致。比如故事中主角在明面上是个“弱者”,但他遇到了任何问题第一想法都是去解决、去拯救,而其他的所谓“强者”遇到事情第一选择都是逃避,这个是我们要的一个对比和反讽的效果。
DataEye研究院:武侠题材感觉更偏男频向,在女频为主的市场上做这样的内容还是比较需要勇气的。
章庭硕:我认为现在男性用户的比例较低是因为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受他们喜爱的内容。这一项娱乐(短剧)没有我想看的东西,我自然就不会在这个娱乐项目上花费时间,所以很容易就流失了。但市场上有很多针对女性用户不同需求的内容,女性用户也就占比更高。
DataEye研究院:男频向的内容的确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逆袭打脸这类主题,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碧筝:我认为内容产品上大部分主题的倾斜都是用户为导向的。目前女频是主流,男性用户属于“少数用户群体”,这样的结果造成不会有大范围的从业者去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喜好),越不研究和分析,你所产出的内容就更不容易受到这个观众群体的关注,本质上还是缺少男性用户喜爱的内容。但是,少数用户的需求也值得被看到被尊重。
我们很看好男频短剧的未来,就像游戏这一普遍认为男性用户占绝大比例的产品,也有女性向游戏获得极高的市场表现,正如我们这部《万里江山》也在女频内容扎堆时冲出了一片天。这也提示我们,要摒弃依赖用户基数博取概率性胜利。拥抱多数用户还是少数用户,从来不是一个选择题,大家应该一起卷创新、卷内容、卷品质,努力用好内容扩大用户、服务用户、留住用户。
DataEye研究院:正好您提到游戏,我们发现《万里江山》某种程度上和互动影游有些类似,比如系统元素,比如增加老婆好感度能获得某些奖励的设定,您怎么看男频短剧和游戏的相似性?
王碧筝:是的,男频短剧的受众与游戏的主流玩家群体有较大重叠,游戏产品在男性向内容上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像《万里江山》,也插入了系统、多线CP、好感度的这些设置,但底层的内容逻辑还是小人物奋斗、逆袭成长等内容在男性观众群体中较受欢迎。“积累好感度”的逻辑与“升级打怪”比较类似,符合游戏用户的习惯和接受方式。我们发现,短剧和游戏有许多可结合的地方,我相信未来男频短剧的内容会迭代得更丰富,与游戏产品的相互借鉴形式也会更多元,我们在后续也将探索其他结合方式,比如影游互动剧。
DataEye研究院:好像目前互动影游发展并不是非常理想,中汇是为什么还看好并考虑入局互动影游赛道呢?
甘憬隆:现在中国的游戏发展得也非常好,像《黑神话:悟空》的出圈,马上《钟馗》又要来了。在我看来他们其实一直在用最经典的方式方法来呈现他们的内容。并没有强调线下,也没有迎合市场。所以我们只要把内容本身做好,做到极致,它就一定能出圈。互动影游也好,短剧也好,都是交互形式的一种,这个呈现载体是什么其实并不需要特别在意,只要我们的内容够好,就一定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王碧筝:互动影游也是一个较为新兴的娱乐产品,虽未达到成熟阶段,但我们看好它未来的发展潜力。首先,互动影游是IP运营的变现路径之一,而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也有效的缓解了制作难度;其次,互动影游是影视与游戏融合的代表方向,它符合中汇“微短剧+”的创新战略,这一产品的沉浸式体验感能与多元商业业态融合,在未来也许会拓展娱乐消费的想象空间。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竖屏的互动影游项目,并在尝试探索一些新的玩法,可以期待一下。
二、谈AI:专注内容才能破圈
DataEye研究院:AI科幻短剧虽然有很多公司在尝试,但一直缺少一部破圈的作品。很多AIGC的短剧作品在业内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但依旧没有打破观众圈层。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未来要如何才能破圈呢?
王碧筝:我认为目前AI技术在短剧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本身迭代速度快,大家关注的点更多还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内容本身。目前虽然业内对一些AIGC短剧评价较高,但普通观众其实关注点仍然是“剧情是否吸引人"、"情感是否能引起共鸣"等等。
很多作品之所以还没破圈,可能还是因为内容不够扎实,有时候可能过于强调“AI制作”或“科幻元素”反而忽略了故事本身,我认为AI技术应该只是实现内容的方法而不是内容的核心。
所以未来,AI科幻短剧如果希望实现破圈,还是要回归“以内容为核心”,避免为了突出“AI”而牺牲剧情。最终还是只有故事立得住,观众才会愿意接受和传播。
DataEye研究院:AI对于传统的真人拍摄优势在哪呢?
章庭硕:从制片角度最大的挑战可能还是成本和质量的把控。真人拍摄的时候在固定的预算下,只能通过压缩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样长期来说对于从业人员、演员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AI相对来说可以减少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让创作更加聚焦故事性、内容性、精品性,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到创作人员。
DataEye研究院:假如我们以爆款短剧剧本为内容来制作AIGC短剧,能否解决内容的问题呢?
王碧筝:不同内容产品都有与之匹配的市场,只不过AI短剧目前我们探索的时间比较短,爆款短剧之所以成为爆款,少不了各个环节的“加持”,而AI短剧在“演员”这个方面的“加持”是趋近于0的,所以我不敢说一定行或者不行,整个行业也都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但AI 短剧对比传统真人短剧,少了一些生产要素的加持,对于内容的要求也许会更高。
三、谈动漫:探寻漫剧的独特逻辑
DataEye研究院:咱们正好聊到了动漫相关的话题,那么我想了解一下您这边如何看待现在爆火的动漫短剧的未来发展?
王碧筝:动漫是个常青的内容载体,全世界范围内看,历史沉淀和发展是不落后于真人影视的,国漫在近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开花结果出非常多优质的作品,这离不开国家的重视、技术的发展和对创作者的支持。
动漫短剧只是一个新兴的动漫呈现形式。在影视剧上,动漫题材一直占据一席之地,中汇也是国内较早关注动漫领域的公司之一,我们很早就做了动漫IP改编的作品,像《快把我哥带走》、《爸妈来自二次元》等,我们在抖音也做了动漫IP账号,全网累计有几千万粉丝。规划上,中汇已经成立了动漫剧工作室,从两个方向布局,第一是长线开发积累构建世界观,建设运营多个动漫内容账号,第二是短线精品项目制作开发,广泛合作优质的创作者,不断发掘适合改编为动漫短剧的优质IP。
DataEye研究院:中汇未来的发展计划是怎样方便透露一下嘛?
章庭硕:《万里江山》的成功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信心。虽然现在男频观众比例较少,但市场对于优质的男频向内容依然饥渴。这部剧可以冲出女频的“包围圈”,一方面说明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给还在做男频向的同行一些信心。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专注于内容,一定是可以被市场看见的。
王碧筝:中汇影视是一家以IP运营为核心的创作公司,我们的擅长点在于IP发掘和IP多元化、多渠道变现。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我们除了继续将《万里江山》这样的精品IP短剧系列化、长线化化运营外,我们也建立了AI科幻短剧和动漫短剧团队,希望在这两个方向也有所建树。同时由于我们Base深圳,也一直在关注大湾区题材,希望可以在顺应市场并兼顾社会责任的同时,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DataEye研究院:非常感谢王总、甘导、章制片接受DataEye研究院的访问,也希望未来中汇影视出品的内容可以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