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质动能,作者 | 沐风,编辑 | 时楠
最近,孙宇晨又整出了一波大新闻。
借着稳定币和数字货币的火爆行情,这位“90后币圈顶流”盯上了纳斯达克,把自己一手打造的波场(Tron)区块链平台,用“借壳上市”的方式送上了美股资本市场。而这背后,还有特朗普的“撑腰”。
就在上市新闻刷屏的时候,孙宇晨主导的“火星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几天前,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布了新一轮太空飞行任务NS-34的乘客名单,孙宇晨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一次,他是真的要上天。
从拍下和巴菲特的天价午餐出圈,到币圈的“营销大师”,孙宇晨早就拿捏了流量。从北大高材生到宾大硕士,再到马云湖畔大学首期学员,再到如今的币圈大佬,他从来不缺话题度。
这回冲刺美股、再加一张“太空船船票”,孙宇晨究竟在下一盘什么棋?
孙宇晨炸场华尔街,背后特朗普“撑腰”
最近,孙宇晨又放了个大招。趁着稳定币和数字货币的热度正火,他把自己一手打造的波场(Tron)“塞”进了纳斯达克,而且没走常规IPO路线,而是玩了个“借壳上市”,直接借了别人现成的壳公司登场。
这次被他盯上的,是一家叫SRM Entertainment的小公司。原本它是个做玩具、纪念品设计的小厂,去年营收才431万美元,还亏了433万美元,在纳斯达克没人搭理。
结果消息一出,SRM股价像疯了一样,一天暴涨647%,10个交易日翻了十倍,成了全美股市最狂的明星股。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和公告披露,这次交易结构很直接:SRM拿到1亿美元股权投资,用于推动波场币(TRX)的资金管理计划。交易完成后,SRM改名成“Tron Inc.”,孙宇晨本人成为新公司的顾问。

而更刺激的是,这单交易背后,还能看到特朗普家族的影子。
这场操作的幕后推手,是纽约投行Dominari Securities,而它的母公司Dominari Holdings董事会里,今年初刚刚迎来了两位特别顾问:小唐纳德·特朗普和埃里克·特朗普——现任美国总统的两个儿子。
其实,孙宇晨和特朗普家族的关系,早就不简单了。
2024年底,他曾豪掷7500万美元投资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项目;2025年5月,他又以“特朗普币最大持有人”身份出席总统晚宴,还从特朗普手上收了一块名表。
此后,波场链上更是直接帮特朗普家族项目发行了稳定币USD1。埃里克·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称孙宇晨是“好朋友”和“加密领域标志人物”。
所以,当这场“借壳上市”上演时,外界纷纷怀疑:孙宇晨能这么顺利登陆纳斯达克,是纯靠商业能力,还是靠了政治关系?
要知道,2023年3月,美国SEC才起诉他涉嫌出售未注册证券、操纵市场。可到了2025年2月,SEC突然同意暂停诉讼,给这次操作留出关键窗口期。
说白了,这场戏不只是商业操作,更像一出资本和政治的大联动。
爽约巴菲特的“营销大师”
孙宇晨能有今天,靠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或者财力,更是他对人性、对流量的极致拿捏。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他的两场封神之作。
第一场是2019年,孙宇晨花456.8万美元天价,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这事让他一战成名。
虽然中间经历了他“突发肾结石”“爽约巴菲特”等一系列狗血剧情,但这顿饭最终还是吃了。重点不是吃了什么,而是通过“碰瓷”股神,他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孙宇晨和他的波场币。

第二场是去年11月,孙宇晨花624万美元(约4500万人民币),在苏富比拍下了意大利艺术家卡特兰的作品《喜剧演员》,其实就是一根用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
4500万人民币买根香蕉?这行为艺术,直接把他送上了全球热搜。
看明白他的套路了吗?用最离谱的价格,买下最匪夷所思的东西,换来全世界免费的头版头条。这笔营销账,他算得比谁都精。
现在,孙宇晨又把目光投向了星辰大海。
2025年7月,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公布了最新一次太空飞行的乘客名单,孙宇晨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真的要上天了。

当然,这张票也不是他心血来潮买的。早在四年前,2021年,孙宇晨就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新谢泼德号”首次载人飞行席位,并将全部竞标资金捐给蓝色起源“未来俱乐部”,支持全球青少年STEM教育。
如今,时隔4年,这一太空飞行计划即将变成现实。若任务顺利完成,孙宇晨也将凭借35岁的年纪,成为最年轻的华人太空旅行者。
截至目前,蓝色起源已完成13次商业飞行,共将70人送入太空,其中不乏像杰夫·贝索斯和美国流行歌手凯蒂·佩里这样的知名人物。
孙宇晨当然不会承认这只是为了炒作。他给这次飞行,设计了一套宏大的叙事:Crypto(加密货币)与太空探索,是人类文明升级的一体两面,都代表着去中心化、突破边界、重构秩序。
孙宇晨甚至规划好了未来的融合方向:用区块链给月球土地、火星矿产确权;用Web3社区的DAO模式众筹太空项目;用区块链技术保证太空数据的安全……
故事要讲得够大,韭菜才够用。现在,地球的故事已经不够他讲了,他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宇宙里。
35岁的“下半场”
就在今年7月30日,孙宇晨迎来了自己35岁的生日。
孙宇晨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说,自己虽然出道早,历经沧桑,但就像某些足球明星一样,人们总感慨他怎么还这么年轻,其实他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好饭不怕晚,进球总是下半场。现在该你上场了。”他对自己说。
别看他自嘲“人到中年”,字里行间,全是野心。他用这种方式告诉世界:别看我争议多,我才35岁,我的巅峰还没到呢。
他的底气从哪来?当然不是靠讲故事。
撇开所有的炒作和争议,孙宇晨的波场,确实已经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加密帝国。截至今年6月,波场全球用户超过3.13亿,链上锁定的资产总值超过200亿美元,仅次于以太坊,位居全球第二。
尤其是在稳定币领域,波场更是成了绝对的霸主。仅仅是USDT这一种稳定币,在波场上的流通量就超过820亿美元,占了全网发行量的半壁江山。
这就是孙宇晨最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他身上,同时贴着“孙割”和“币圈大佬”两个标签。他是一个投机者,也是一个建设者。他精通炒作的艺术,但他的炒作,又建立在一个真实且庞大的商业基础之上。
这种复杂性,让他比币圈任何一个大佬都更具话题性。
联手特朗普家族登陆纳斯达克,转身又买好票飞向太空,这一切,都由一个刚刚35岁的年轻人主导。
他到底想干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是想用钱和流量,去购买一种更稀缺的东西:华尔街的承认,主流社会的合法性,以及在历史叙事中的一席之地?
或许都是。
无论你把他看作是时代的先锋,还是顶级的投机客,有一点无法否认:他已经彻底玩明白了新时代的财富密码——注意力,才是终极的硬通货。
而现在,他正拿着这笔货币,一头扎进华尔街,一头飞向星辰大海。
这场大秀,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