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指南 19小时前 122 浏览次数 0 评论

安必平:陷集采泥潭由盈转亏,转型三箭齐发难阻原始股东“用脚投票”|看财报

钛媒体APP

发布了 916 文章

头顶“病理诊断第一股”光环的安必平(688393.SH),在集采风暴的持续冲击下,交出了上市以来最惨淡的半年度成绩单。

8月21日晚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暴跌30.11%至1.59亿元,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盈利1636万元急转直下,亏损1249万元。核心产品HPV检测在集采中“腰斩”的价格,成为压垮利润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行业寒冬,安必平正奋力开辟病理共建、AI赋能、海外突围三条战线,但原始股东的持续减持,却为这场艰难的自救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IVD集采常态化,行业集体“入冬”

公开资料显示,安必平主营业务为肿瘤筛查及诊断试剂、自动化设备及辅助诊断人工智能软件等。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肿瘤筛查及诊断试剂、自动化设备、辅助诊断人工智能软件。

受IVD(体外诊断)集采影响,安必平上半年业绩颓势尽显。财报显示,上半年安必平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下滑30.11%,净利润为-1249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63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在半年报坦言:“主要系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上半年公司经营层面压力较大,受集采影响HPV价格下降超过50%,收入下降70.71%;公司内部进行营销改革,部分直销客户转经销,影响了发货节奏,出厂价也有一定幅度下调,IHC、FISH、LBP线的收入也有下降。”

事实上,整个IVD行业都正在经历寒冬。日前老牌IVD企业迪瑞医疗(300396.SZ)发布业绩预告,公司上市11年首亏,上半年预计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扩大至2600万元至3900万元。而为IVD行业的迈克生物(300463.SZ)上半年净利润暴跌83.12%至0.34亿元。

核心诱因是,2023年安徽牵头的25省体外诊断试剂带量采购,平均降幅为53.9%,最高降幅达73%,此后体外诊断集采逐步常态化。虽安必平的HPV28型全分型试剂盒在当年那场“惨烈”集采中表现不俗,以第二名身份入选A组,获得了“入场券”。但“以价换量”的策略在残酷的市场现实面前略显苍白。集采虽保住了市场份额的“底”,但价格的大幅压缩直接吞噬了利润空间。

面对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的情形,公司方面曾表示,将通过集采后的稳定质量和新增市场(如两癌筛查、第三方检测、体检市场)以及内部降本增效(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来对冲冲击,但上半年的数据表明,转型的阵痛远超预期。

三路突围求存,股东减持暗流汹涌

西南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指出,面对集采常态化,企业破局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挖掘内生需求、拥抱数智化、开拓海外市场。从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来看,西南证券研报指出的路径,安必平已悉数布局。

先是加码病理业务。事实上,在整体低迷中,病理共建业务也是公司财报中罕见的亮点,上半年实现收入1169.19万元,同比激增44.49%,被公司列为战略核心方向。

在投资者交易会上,公司曾表示,截至2024年底,已与60家基层医院病理科共建,签约23家医联体/专科联盟,共建收入增速超90%。这是其从单纯的试剂设备供应商向病理诊断服务提供商延伸的关键一步,试图在基层医疗市场寻找增量。

数智化转型是安必平押注的另一赛道。公司AI布局核心在于赋能现有产品线(液基细胞学LBP先行,未来扩展至IHC、FISH)。其商业化路径分为两层:一是直接销售数字切片扫描仪、病理数据库等硬件/系统(2024年数智化板块收入超1000万,增速超80%);二是通过科室数字化建设间接带动试剂设备入院。尽管增速可观,但该业务当前规模尚小,对整体业绩的提振仍需时间。

国际业务也被寄予厚望。上半年安必平新增13个IHC、1个LBP产品获欧盟CE认证,并向多国发送样品试用。目前与十几个国家建立合作框架,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实现销售。不过,从“建立合作”到形成稳定、规模化的海外收入,仍需跨越产品注册、渠道建设、本地化运营等多重门槛,短期内难成业绩支柱。

正当公司艰难转型之际,原始股东的持续减持,则传递着不容忽视的市场信号。

笔者注意到,公司的原始机构股东诸暨高特佳及其一致行动人(重庆高特佳、杭州高特佳、杭州睿泓)曾多次减持。其持股占比从13.84%,经历两年时间减持至不足5%。

原始机构股东的持续减持,正为公司艰难的转型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钛媒体APP

钛媒体APP

916 文章 124264 浏览次数 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