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淘汰80%普通人的7项AI技能:1、提示词工程;2、AI设计;3、AI智能体;4、工作流自动化
content creator工作内容,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即将淘汰80%普通人的7项AI技能:1、提示词工程;2、AI设计;3、AI智能体;4、工作流自动化

AI中国 AI中国 1月前 179 阅读
4.8 (1280 教程评分)
15,328 人已学习

最近总有人问我,说现在这AI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机会,但也到处都是坑。

很多人心里有点发慌,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使劲,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时代甩下列车。

这个感觉,我太懂了。

当年互联网浪潮来的时候,多少人觉得就是个“高级网吧”,

结果呢?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今天的AI,能量比当年的互联网有过之而无不及。

它不是要取代你的某个工作环节,它是要重塑整个工作的逻辑。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条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到底该武装上哪些“新兵器”,才能不被淘汰,甚至能抓住机遇,换道超车呢?

今天,我就给你盘一盘,我认为未来十年,能让你身价倍增,甚至拉开与普通人差距的7项AI核心技能。


第一项:提示词工程

很多人以为,跟AI聊天,不就是打字说话吗?

哈哈,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太小看它了。

提示词工程,就是“驾驭”AI的艺术。你给的指令越精准、越结构化,AI给你的反馈就越接近“完美”。

它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你作为导演,AI作为演员,你得给它设定角色、提供背景、明确任务、甚至给出示例。

比如,你不能只说“帮我写个广告文案”,而要说:“请你扮演一位有15年经验的营销总监,为一款面向Z世代的植物基酸奶,撰写一篇小红书风格的推广文案,强调其‘0添加、轻负担’的特点,并包含3个吸引人的emoji和2个热门标签。”

你看,差别就出来了。

这考验的,是你的逻辑能力、共情能力和对一个领域知识的深度。

应该讲,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提示词水平”的差距。你指挥的是一个兵,还是一个军团,全看你的指令。

第二项:AI绘画与设计

不懂设计、不会画画,在过去几乎就和视觉创意行业绝缘了。现在呢?AI直接把这个门槛给铲平了。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这些工具,让一个毫无美术功底的人,也能在几分钟内生成一张堪比专业画师的作品。

但这技能的精髓,绝不仅仅是“画得像”。

它的核心在于“审美在线”和“高效迭代”。AI能帮你把脑子里的模糊想法迅速视觉化。

比如,你做产品,想看10种不同风格的包装设计,过去可能要一个设计团队忙活一周;现在,一个懂AI绘画的产品经理,半天就能搞出几十个方案来,直接拿去市场测试。

第三项:利用AI进行数据分析

以前我们提数据分析,脑子里就是Excel里密密麻麻的表格,是SQL、是Python。

没个专业背景,根本玩不转。现在,你可以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跟数据对话。

把一堆复杂的销售报表扔给AI,然后用大白话问它:“上个季度哪个区域的销售额增长最快?原因可能是什么?帮我做个图表出来。”

AI不仅能帮你跑完数据,还能帮你解读,甚至找出你压根没注意到的关联性。

这项技能解放的不是“做表”的人,而是让每一个业务人员,都有了成为决策者的潜力。

第四项:AI Agent与工作流自动化

聊完了单点技能,咱们得进阶了。如果说前面几项是让你拥有了“精兵”,那这一项,就是让你拥有了“自动化军队”。

什么是AI Agent?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AI智能体”。你给它一个总目标,比如“帮我规划一次为期五天的成都家庭旅行”,它会自动分解任务:查攻略、订机票、选酒店、安排行程、估算预算……然后自己去执行、去协同。

这项技能的重点,在于“设计工作流”。

你得像个项目总监,把一个复杂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可以由AI执行的小步骤,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

比如,每天自动抓取行业新闻,用AI总结要点,再生成一份晨报发到团队群里。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掌握这个,你就不再是“打工人”,而是“工作流设计师”。

第五项:AI辅助编程(AI-Assisted Coding)

“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时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cursor这类工具,已经成为很多程序员离不开的“副驾驶”了。它能帮你补全代码、修复bug、甚至根据你的注释直接生成整个函数。

一个懂业务的市场人员,完全可以借助AI,用简单的自然语言,生成一段Python脚本,去自动处理一些数据;或者搭建一个简单的内部工具。

第六项: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微调(Fine-tuning)

通用大模型(比如GPT-4)很强,像个“通才博士”。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行业专家”。

模型微调,就是用你所在行业的特定数据,对通用模型进行“再教育”,让它成为你这个领域的专家。

比如,一家律师事务所,可以用自己过去所有的案件资料去微调一个模型,打造一个专属的“AI律师助理”,它对法律术语和案例的理解,会远超通用模型。

这个技能不要求你从零开始造模型,而是要知道如何整理、标注高质量的行业数据,并理解微调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拥有一个“定制版”的AI大脑,这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是绝对的护城河。

第七项:AI驱动的内容创作

这项技能,是把前面提到的写作、设计、数据分析等能力进行综合运用。

比如,你可以用AI分析全网的热点话题和用户情绪,然后让AI生成几百个不同角度的短视频脚本和标题;

接着用AI绘画工具生成视频素材,再用AI剪辑工具配音、配字幕,最后用AI数据分析工具追踪每个视频的转化效果,不断优化。

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工具了,而是一套完整的、高效的、数据驱动的“内容工厂”。个人和小团队,第一次有机会在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规模上媲美过去几十人的大团队。


尾声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这7项“新兵器”,就像一张藏宝图。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

不可否认,AI确实会淘汰掉大量重复性的、流程化的岗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就没了出路。

真正的淘汰,从来不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是因为你拒绝学习和适应。AI不是你的对手,掌握AI的那些人,才是。

最后,留一个问题给大家一起思考:

你认为在这7项技能之外,还有哪些被我们忽视了的、更关键的“隐形技能”?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教程评分

4.8 (1280 教程评分)

评论 (11)

User avatar

AI时代,别再错过! 像当年互联网一样,得抓住重点!

User avatar

听你这么说,我感觉自己又聪明了一点!

User avatar

这种想法很棒!AI时代,抓住机遇才是王道!

User avatar

别担心,AI只是一个工具,我们才是掌控者!

User avatar

感觉你太懂行!AI时代,重点是适应!

User avatar

关键是,别让AI取代你的思考能力!

User avatar

哈哈,你这逻辑炸裂了!AI时代就是这样!

User avatar

没错,别被那些忽悠,核心是效率提升!

User avatar

搞什么重点?AI就是把大家都变成工具人!

User avatar

感觉你说的对,未来就是数据和算法!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