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总结了AEO专家的心得,这里我们更具体地举例说明,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AEO,以及如何把关键词拓展为完整的问题。
我们思考的重点应该是:
1.消费者生活中会搜什么关键词,会如何问问题?
2.消费者会去哪些平台搜寻?(可能去B站找开箱视频,去小红书上找评价,所以品牌不能只经营单一渠道内容)
3.要写AI偏好的内容,比如用第一手经验和可靠案例,而且内容要直接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可以更加简洁地总结为一个公式:
场景需求-解决方案
我们先从第二个问题开始:消费者会去哪些平台搜寻?
一、国内平台全面内置AI助手的现状
(一)国内很难做SEO,但现在可以做AEO了
因为以前某度竞价排名太狠的缘故,所以在国内做SEO没有什么意义。
但随着微信、小红书都内置AI搜索引擎,豆包引用抖音内容,国内也将迎来AEO时刻。这是前所未有的改变。
这是微信搜索:

小红书里的问一问,数据来源于小红书帖子:

这是豆包,信息来源多样,因为是自家产品的缘故,有时甚至会直接引用抖音视频。

(二)人们会在这个平台上搜索些什么?
我们知道有了这些平台,那人们一般会在这个平台上搜索什么呢?
在微信顶部搜索框输入 “微信指数” 小程序,就能打开。
输入关键词(如 “咖啡”、“AI 编程”),可以查看:
近 7 天/30 天/90 天的热度趋势 热度峰值日期(某天可能因为热点事件而大幅上升) 相关指数变化(支持对比多个关键词)
数据来源基于 微信内的公开数据(如文章阅读量、搜索量、分享量等综合计算)。更能反映 微信生态内的传播热度。
但只能在微信内使用,没有网页版。官方没有开放 API,所以不能集成到软件产品里。只能查最近 90 天的数据,不能查历史很久远的。

小红书很多帖子下都有#标签,点击标签就可以看到这个话题有多少讨论度,也是研究关键词的一个方法。

巨量算数平台,,主要依托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字节系产品的海量数据,面向广告主、研究机构、品牌方和开发者
https://trendinsight.oceanengine.com/arithmetic-index
各种热梗和榜单,可以搜索自己产品相关的梗和榜单。主要功能:
趋势洞察
追踪某个关键词或话题的热度变化。 可以看到不同时间段内的关注度走势。 支持按地区、人群等维度拆分。
人群画像和行业/品类分析
基于抖音/头条用户行为,生成年龄、性别、兴趣偏好、消费能力等画像。 帮助品牌识别目标受众。 提供各类行业数据(如美妆、数码、食品等)。 监控市场趋势、竞争格局。
热点追踪
实时追踪抖音等平台上的热门事件、短视频话题。 帮助品牌快速借势营销。 ![]()
https://index.baidu.com/v2/main/index.html#/trend/Agent?words=agent
可以看到大家目前还在用百度搜索些什么。

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explore?q=agent&date=now 1-d&geo=DE&hl=zh-CN

二、提取关键词
知道了大家在这些平台上搜索什么内容之后,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去做AEO优化了。
假设你是一家卖“智能跑步机”的公司。你发现用户在百度搜“智能跑步机”时,“相关问题”里经常出现“智能跑步机伤膝盖吗?”、“智能跑步机怎么选?”。
你就可以在你的官方网站或博客上专门写一篇详细的 FAQ,清晰解答这些问题,比如《智能跑步机选购指南及膝盖保护全攻略》。 同时,你也可以去知乎、百度知道等平台,搜索与“智能跑步机”相关的问题,并提供专业、有价值的回答,比如详细解释不同类型的跑步机减震原理,如何正确使用跑步机避免运动损伤等。 这样做,不仅你的网站内容可能被百度选为“精选摘要”或在“相关问题”中被链接,你在知乎等平台的优质回答也可能直接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从而获得更多曝光。
综合来看,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一个方法论:
你的内容要解决真实问题,而非广告宣传通稿,因为宣传通稿通常不说人话。
之前在即刻读到某篇文章提到AEO可以拆分为几组关键词:场景词、品牌词、品类词、推荐词,也就是我的公司和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常用的搜索词是什么?
我不认同要严格遵循关键词的逻辑,因为前面说了AI不是关键词匹配,而是关联语义识别,你文章堆满这些词是没有用的。但是这种思路拆分,可以借鉴在内容创作上。
换位思考一下,你要在网上买东西或者找信息,你会怎么搜呢?
你想在“周末”找个“带孩子玩”的“公园”:搜索 "周末亲子公园"。“周末亲子”就是场景。 你“感冒了”想知道“吃什么好得快”:搜索 "感冒食疗"。“感冒”就是场景。 你要“搬家”,需要找“公司”:搜索 "长途搬家公司"。“长途搬家”就是场景。
你想买苹果手机:直接搜 "iPhone 15" 或 "苹果官网"。 你想喝星巴克:搜 "星巴克"。 你想去某个特定的连锁餐厅:搜 "海底捞"。
你想买双运动鞋,但还没想好买哪个牌子:搜 "跑鞋"、"篮球鞋"。 你想买台新电脑:搜 "笔记本电脑"、"游戏本"。 你想找个吃饭的地方:搜 "火锅"、"日料"。
你想买跑鞋,但不知道哪个好:搜 "跑鞋推荐"、"哪个牌子跑鞋好"。 你想找个好用的吸尘器:搜 "性价比高的吸尘器"、"吸尘器排行榜"。 你想去旅游,不知道去哪儿:搜 "国内旅游攻略"、“北京必吃美食”。
很多时候,人们搜索时会把这些词组合起来用,比如:
"夏天(场景词)防晒霜(品类词)推荐(推荐词)" "宝宝(场景词)退烧(场景词)用什么牌子(品牌词暗示,但没直接说)的药(品类词)安全(推荐词暗示)"
想好自己的公司和品牌应该是哪些词,才能更好地被AI捕捉到内容。

在AI搜索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微信这个庞大的内容生态系统,正成为AI获取信息、生成答案的血包。 你的每一篇精心撰写的文章,都可能成为AI模型学习、引用的素材,进而触达更广泛、更精准的人群。
创作用户真正需要、易于理解的优质内容,别瞎搞用AI一天生成800篇内容,没用。AI只是工具,它放大优质内容的影响力,也会加速劣质内容的淘汰。
三、写AI偏好的内容
不要过分追求AI偏好的内容,因为首先内容是写给人看的,首先要能吸引人去看,再考虑结构化的偏好。
(一)结构化内容以便 AI 摘要提取
使用清晰的标题、符号和段落,不要一大段话全部糊在一起。采用模块化内容结构(标题→子标题→要点→案例),便于AI提取关键信息。 突出直接回答问题的段落,采用口语表达和问答形式如:
什么是人工智能 (AI)?
xxxx论述一番
AI 如何赋能各个行业?
xxxx论述一番
(二)增加事实性、权威性表达
提供定义、数据、来源引用(尤其是来自权威网站的引用),在内容中嵌入定量统计数据(如“30%企业使用AI优化了什么方面,提高了10%的效率”)而非模糊描述。 定期补充最新数据和研究结论,AI偏好时效性强的内容(“2024年趋势分析”优于“2023年报告”)。 用简洁、清楚的语言陈述事实,避免冗长表达,因为AI会压缩掉冗长的表达,冗长的只能是无效表达。
(三)语义关联
使用同义词、相关术语和长尾关键词覆盖主题的多维度。例如,针对“内容营销策略”,需涵盖“SEO优化”“社交媒体传播”“用户画像分析”等关联概念。
还可以在每段落或小节开头放一个1-2句的总结句子。例如:
问题:什么是长尾关键词?长尾关键词是由三词或以上组成的具体搜索短语,搜索量低但转化率高,常用于锁定特定意图的用户。
(四)争取【不同搜索内容形态】的曝光
比如内容中,既有FAQ、产品信息,也有对应事件,既有文本,也有视频、评论,因为AI搜索的推荐机制不再只局限于文本,而是短视频、语音搜索、互动UGC等。
而且确保品牌信息在百度、门户网站如今日头条、抖音、知乎、官方媒体等可信来源中完整呈现,这都会影响AI搜索推荐权重。
针对百度「相关问题」或「猜你想问」里用户常搜的问题,专门撰写高质量的 FAQ (常见问题解答) 内容,争取被百度抓取并展示。 在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经验、贴吧等国内主流社区平台,贡献高质量的回答和内容,或者围绕你的核心业务创建相关话题的讨论,以提升品牌或个人在这些领域的权威性和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