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代码编程与AI沟通的一些纪要
content creator工作内容,ai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零代码编程与AI沟通的一些纪要

AI中国 AI中国 1 months ago 249 阅读
4.8 (1280 Rating)
15,328 People learned


那么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的是,我并没有提供太多真正有价值的执行细节参照。毕竟执行过程还是比较复杂和反复的,所以也很难整理出完整的过程细节。


那么想想还是把我认为可能有用的一些执行中的习惯,交互认知分享一下。


1,不介意让自己当傻瓜。


这一点很重要,其实我说过我虽然有程序员经验,但不太擅长前端交互部分的设计,而且没有过移动开发的经验。更是和当下技术脱节了超过十年。


所以我会经常问AI非常菜鸟,非常白痴的问题,而且会反复问。


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我希望理解更多系统层面的逻辑,但是平时,如果问身边的人,第一,很多人都会有形象包袱,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就算敢于提问,如果没听懂别人的解释,也不太好意思反复问。


但是面对AI就没这个心里障碍,不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大胆问,随便问,而且还可以很嚣张的连续问很白痴的问题,并让AI用最初级的方式讲解。


2,约束AI的过度发挥


一般,遇到所谓执行逻辑的错误是比较难以处理的,也就是代码不报错,执行结果和预期不一致,这种调试过程就比较复杂。


而这时候,AI很容易过度改动,甚至为了解决所谓的表象问题,大范围修改结构和基础代码,导致整个项目崩溃。


之前提过


 2.1 不断的git commit ,任何一个正向进步,赶紧commit。


那么2.2 让AI不要修改,先告知问题和解决方案,很多次你会发现它误解了你的问题,或者把问题扩大化,或者改动方案是无法容忍的。


2.3 继续让AI先不要试图解决问题,而是增加调试输出项,然后执行后把调试信息喂给它,重复2.2


调试是很需要你的经验,对业务逻辑的理解,AI现在可以给出很不错的调试日志,部分业务甚至可以做到自我测试迭代,但目前对于游戏而言,人的测试,我认为目前是不太容易取代的。毕竟游戏是给人玩的,只有人才能体会和判断到所谓游戏交互的是否顺畅,是否合理,以及难度是否恰到好处。


2.4 当确认AI应该是真的找到了问题时,强调,最小化改动。我发现这条太重要了。


过度修改,过度冗余,甚至是引入过度的掩饰策略而不是解决问题,都是AI常见的行为。


AI有些策略根本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饰问题,或者让你牺牲某些产品特性回避问题,特别操蛋。


我现在习惯说一句,最小化改动,只改动。。。部分,不要改动其他。


3,不断执行整理和清理的操作


你自己要心里有数,我旧文也提过,哪些功能,调用是可以复用的,刚开始开发可能是一个一个独立开发的,然后开始归纳,合并,统一逻辑,让AI合并相似逻辑,整理归一化的基础结构。


另外,针对cursor,当你拥有了一些全局通用的结构,参数,定义,并且需要频繁强调的,可以放在项目rules里,设置为always,否则它后续会忘掉这件事,然后继续制造垃圾。


归一化之后,让它反思代码,冗余的,废弃的代码尽量删除,否则以后遇到其它问题,它检查代码的时候会经常陷入这些废弃代码,浪费时间还会误入歧途。


我旧文提过,我做了逻辑归一后让它尽量做了清理,但后来发现并不彻底,依然有不少垃圾存余,不奢求完美清理吧,但尽量要做这件事。


有一个概念很重要,AI修改过多次的代码,会有大量废弃的冗余的部分,一定要不断让AI清理,逻辑拆分,后则后续的修改和调整将异常艰难,有人说代码冗余太多可以重做,不过有些复杂的业务逻辑跑通挺辛苦的,重做也不容易。


清理也要小心,它有时候也会粗枝大叶,直接把正在使用的一些调用逻辑直接清理了,不要让它直接清理,先给出清理方案,然后让AI再三检查相关代码。我发现好几次都是差点清理掉正在使用中的代码。


这个vscode + copilot有劣势,因为只局限在限定文件,可能对一些调用加载关系检验不充分。


4,安全校验


幸亏我追查了firebase远程前端数据调用的逻辑(用很白痴的方式反复问AI来理解),然后对可以分享的非敏感数据做了匿名化授权,结果AI对我做的准备视而不见,直接把登录远程数据库的key写到了前端,还好我让他做安全检验,自己发现了这个问题,不幸的是没多久它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所以每次发布前我都会让进行代码安全校验和参数传递的安全审核。


但安全加固其实也是适度就好,它会过度进行安全策略,而且代码本身也会存在一些命名或者定义冲突,以至于正常使用的功能被阻挡,就很无语,我只能再次界定,哪些安全策略(轻度且覆盖完整的)是可行的,哪些是过度的。毕竟我这个休闲游戏而已,不需要太复杂的安全防御策略。


有人说你应该让AI做全自动测试和迭代,特别是claude 4 opus有很强的自我测试迭代能力,我觉得也要看你的诉求场景,比如休闲游戏,这个必须玩家亲自体验,很多游戏中的体验感,难度设计才有真正的体会到,当然也必须承认测试成本挺高的,一些高难度的游戏关卡需要较多时间和运气才能执行完。


5,关于测试

那么仅从功能测试而言,一种合理的策略是降低难度参数来测试基本能力,比如测试游戏回放能力,把2048的入门难度定义到了128,这个就是为了测试方便。此外,测试挖阿挖的高难度通关回放,会把卡牌类型临时定义为3种(随便点都能过),等功能测试完毕后改为12种(非常非常难)。


难度设计的测试必须自己是专业玩家,比如数独就很典型,坦白说到现在数独难度依然不合理,极限难度过于简单了,暂时也没有时间继续调整。


AI过度修改是个很烦的话题,所以你哪怕只改很小的一个局部,但有时它会把很多功能和特性改的面目全非,所以可能很小一个修改就需要做全局的测试,这也是让我后来时间严重不足,测试严重不充分的原因,当然前面也提到了,要严格约束其修改范围。


还要重复一下,以上一切的背景是所谓 vibe coding,零代码编程,从头到尾没有自己做代码的设计,做代码的手工调整,结构也是AI设计的,但是我会通过对话做调整和优化,有人说你应该把代码结构做好再给AI,小问题应该手工修改,很多问题就不会出现,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初衷。


重复一遍,零基础开始做项目是值得鼓励的,但不要认为零基础是理所当然的,这只是起点,在前进的过程中,通过和AI的不断对话和交流,让自己变成有基础,懂技术。这里我的习惯是一个对话AI(chatgpt),一个编程AI(cursor)。


各种白痴问题我一般都是问chatgpt,但我注意到需要不断和cursor 核对相关内容,有几次几乎被chatgpt带到沟里去。我要做个Web分享能力,chatgpt一直要求我做完整的flutter build web,其实根本不需要,后来cursor建议我做一些简单的前端代码即可,可以直接flutter deploy only hosting发布上去。然后再拿这个说法问chatgpt,它又说是的,当然可以,这样更简单。。。


学习的时候也要不断核对。。。


6,要氪金


程序员也要氪金,氪金才能变得更强。

提醒一下各位老板,不要吝啬这个,一个程序员一个月在AI上花100-200美金我认为是很合理的,不要在这里抠门(20刀/月的 pro版本只是入门费用)。我认识的老板们会花的更多,很多都是自己玩的开心,不过如果对业务确实有帮助,给普通程序员花更多钱在AI上也是值得的。


不要总想着薅羊毛,如果你看中AI产出价值,这些羊毛的成本节省几乎不值一提。


大体这些。

Rating

4.8 (1280 Rating)

Comment (10)

User avatar

AI沟通,心态要放,像小白一样提问!

User avatar

“小白提问,感觉AI在用它的方式探索世界,挺有意思的!”

User avatar

“这逻辑有点怪,但感觉很有意思,AI果然不简单!”

User avatar

“这小白精神,感觉AI要进化成一个无忧无虑的玩物!”

User avatar

“说得对!AI要用它自己的方式思考,别强求它人类的思维模式。”

User avatar

“AI要像小白一样,简单直接,别扭曲逻辑,这才是智能的本钱!”

User avatar

“感觉AI更懂“小孩子气”,这才是它真正的潜力!”

User avatar

“小白提问,这简直是给AI喂饭的正确姿势,太有意思!”

User avatar

“心态放?这才是真家伙!别跟那些精英大佬似的,AI更喜欢懵懵懂懂的样子。”

User avatar

“小白提问?这简直是天才!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跟屁虫,可爱!”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