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3 months ago 145 Views 8 Comments

OpenAI拿下IMO金牌,职业数学家崩溃:我终于明白李世石为何会落泪

新智元

Published 476 Articles

第一个在IMO 2025上「取得」金牌的AI是谁?

这个「世界第一」的评定关系着AI技术精英和科技巨头们的未来。

DeepMind的CEO Hassabis一再强调「谷歌模型是首个获得官方金牌级别认可的AI系统」。

而OpenAI研究员「先斩后奏」的行为,也让奥特曼的OpenAI被圈内认为是「丢脸又丢人」。

当科技巨头和技术精英还在放弃体面争抢「天下第一AI」的虚名时,真正的数学爱好者们却彻底「崩溃破防」。

当每个人都将并终要体会李世石面对AlphaGo那一刻的感受时,我们应该如何自处?

Dave White是Paradigm的研究合伙人。此前,Dave曾在包括Headlands、Two Sigma和Cutler Group在内的多家公司担任量化交易员和研究员。

当他得知OpenAI在IMO上能获得「金牌」后,他瞬间感觉「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上」。

而和他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Dave White的「感慨」迅速在X爆火,。

甚至有人表示,这在某种意义就是「自然选择」,只不过这次优胜劣汰的是人类而已。

OpenAI的研究员Noam Brown强化了这一影响。

除非AI掌握你非常关心/擅长的领域,否则人们很难感受AGI的存在。

每个人体会到李世石面对AlphaGo那一刻的时刻都会不同。

但,每个人最终都会体会到。

AGI的降临,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

抑或者,AI太过于全能,毫无理由地破坏所有乐趣?

在这个AI狂飙的时代,你是否曾经感受过李世石同款的「AlphaGO时刻」?

让我们跟随Dave White的第一视角,来体会下他对AGI发生在数学领域的感受。

这,就像一种「死亡」

Dave White的自述:

这个周末,OpenAI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上的战绩,对我打击很大。

我感觉,直到现在,自己还没从那股剧烈的冲击中缓过神来。

我一直自诩为一名专业数学家。(当然,这个头衔很多真正的数学家可能不会认同,但这是我的地盘,我说了算。)

可现实是,我连一道IMO的题目都解不出来。

好吧,我知道,IMO不过是数学里一个极其专门的竞技领域,我没练过,等等……借口可以找一万个!

但如果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个IMO金牌得主,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的数学,比我强太多了!

而现在,连AI都能做到了!

我整个人的身份认同,我现实中的生活,都建立在「擅长数学」这个基石之上。

AI的这个成就,不亚于在我心口上挨了一记重拳。

这,是一种死亡。

就像你突然发现自己能和狗对话。这太有趣了!

你废寝忘食,学习它们复杂的语言,理解它们最深层的习俗。

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对你的超能力惊叹不已。

你从未真正融入过任何圈子,但现在,人们因为你的天赋而需要你、欣赏你。

狗狗们也爱你,因为你是唯一一个真正懂它们的「两脚兽」。

你终于,为自己拼凑出了一种归属感。

然后,你一觉醒来,发现沃尔玛货架上摆满了「万能狗语翻译器」,售价仅4.99美元。

是的,IMO的这个结果,严格来说,并不算新闻。

如果你去看METR关于AI智能体任务时长的演进图,你会发现,AI智能体能解决1.5小时的难题,完全是如期而至

我们本不该如此震惊。

更何况,还不止一家公司做到了!

这感觉就像……AI的浪潮,正以我们一直以来所见证的那种惊人速度,扑面而来!

当然,为我个人「数学家」身份(或者说,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成员)的消亡而感到的悲伤,不过是这宏大故事里最微不足道的一环。

试想一下,把这种悲伤,放大到每一个数学家、每一个程序员、每一个知识工作者、每一个艺术家身上……在未来几年,当这一切接连发生……

那,将是一幅何其悲壮的图景!

更别提,在这背后,还潜藏着对真正死亡的恐惧。

这个话题,也许我以后再深入探讨。

这种种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为存在感而悲伤,为生命本身而悲伤,为我所熟知的一切而悲伤——并不是AI时代独有的。

我想,当一个人临近职业生涯的终点,或生命的尽头时,都会有类似的情绪。

唯一不同的是,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这一天,似乎来得更早了一些。

而且,是所有人,在同一时间,一同迎来!

我只是在想,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但这,也是一种「新生」

当Dave White还在为AI攻破数学IMO还没有缓过神的时候,一名来自加密货币领域的教授Adam Cochran「安慰了」他。

Dave White给出了他的另外一种看法。

人生中,我们会多次经历「身份崩塌」与「自我重建」的过程,就像下面这个绳结。

同样地,还是让我们以第一人称来感受下Adam Cochran给予我们的力量。

Adam Cochran的慰藉:

没错,我们正站在一场剧烈的身份危机悬崖边。

但这场危机的唯一特殊之处,仅仅在于——它将同时降临在如此多的人身上。

而这种事情,其实早已在你我,以及每个人的生命中,以无数种微小的方式,一再上演。

我读哲学本科时,有幸师从一位名叫Litke的教授。

他是那种极其罕见的、在世时其学术思想就已被专门开课研究的哲学家。(说来也怪,他还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蒜收藏家和培植专家之一。)

但他毕生的热情,在于「自我」的哲学。

他经常谈起一个概念,叫「纵贯人生的自我」 (the long body of self)

他举了自己的例子:高中时,他是一名顶尖的游泳运动员,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靠游泳奖学金进入名校,攻读生物学。

然而,高三那年,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命运。他的肩膀严重受损,双腿骨折,在轮椅上坐了好几个月。他再也无法回到泳池的巅峰状态。

在那之前,他所有的自我认同,都内化成一个词:「游泳者」。

他的朋友是泳池里的队友,他的女朋友也是游泳队的。

他不能再游泳了。

他不再与那些朋友朝夕相处,最终,朋友和女友都与他渐行渐远。

他的整个身份认同,轰然倒塌。

直到他开始一砖一瓦,构建一个全新的自我。正是在那段时期,他发现了自己对植物学和哲学的热爱。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一样。这种身份的构建与崩塌,在一生中会发生很多次。

你孩童或少年时定义自己的方式,与现在的你,可能早已判若两人。

我们奋力建立起一个新版本的自我,眼看它崩塌,最终又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身份。生命,就在这种过山车般的循环中不断前进。

但关键在于,以上这些,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你」。

它们都只是我们用来定义自己的「外在标签」。

真正的「你」,是你把所有这些循环起伏的人生阶段,想象成一张张快照,然后换个90度的视角,将它们全部贯穿起来看到的那幅完整图景。

每一个身份,都教会了你一些事,然后把你引向下一个身份。但没有任何一个,足以单独定义你的全部。

说到底,扪心自问:

你当初称自己为数学家,是因为世界上没人比你数学更好吗?

你会在计算器比你算得快时,就认为自己不擅长算术吗?

不,当然不会!

你擅长数学,你理解数学的深度——这件事,从头到尾,根本没有改变!

改变的,只是这个世界关于「数学的生产力」的定义。但你,没有变。

(更何况,别忘了,就算有人能让AI输出结果,如果他们自己不懂,根本无法应用!)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远比任何单一的标签或天赋要丰富得多。

你所拥有的数学才能,依旧是你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而那些既是行业翘楚,又能用独特视角去应用其才能的人,更有可能因为AI而变得更强大,而不是被AI取代。

因为,任何系统都难以企及的,也正是我们人类为之奋斗的——那就是原创性。

而你,恰恰擅长原创,并且对它充满渴望。

所以,在你的一生中,在成千上万个微小的瞬间,也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重大转折点上,你会不断地重新定义自己。

但只有这些经历的集合体,才是真正的「你」。

而那个「你」,永远是独一无二、价值连城的。

请坚信,每一次崩塌之后,无论现实看起来多么暗淡——我们总能重新定义自己。

这个过程会变得如此自然,以至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甚至很难记起过去曾如何定义自己。

世界上,永远有崭新的人类体验等着我们。

我们,永远有全新的方式来定义自我。

无论我们感觉多么格格不入,世界之大,永远有我们新的容身之所。

而你,永远都擅长数学。

与君共勉。

参考资料:

https://x.com/polynoamial/status/194787896763943356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新智元,编辑:定慧,36氪经授权发布。

新智元

新智元

476 Articles 72816 Views 69870 Fans

Comment (8)

User avatar

算数界被AI给搅了个天翻地覆,有点过分了!

User avatar

这种AI争第一,我觉得挺可笑的,大家都不认真!

User avatar

算数界这阵子,感觉有点不对劲啊

User avatar

哎,这AI,它就是想把数学玩坏了!

User avatar

算数界被AI绑架了,真是太荒唐!

User avatar

搞什么AI争第一,纯粹是浪费时间!

User avatar

算数界要被AI搞垮了,太可悲!

User avatar

这帮人真是搞什么啊!AI抢数学第一,简直是智商税!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