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会员
过期时间
会员积分 0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6.99万
粉丝
446
文章
6.62万
总浏览
5
平均评分
AI领域资深专家
AI传奇人物、前特斯拉AI总监Karpathy重磅推出全新开源项目「nanochat」,以不到8000行代码复现ChatGPT全流程,只需一台GPU、约4小时、成本仅百美元。该项目在GitHub上线不到12小时即获4.2k星标!AI传奇人物、前特斯拉AI总监Karpathy宣布发布全新项目nanochat!一个极简但完整的「从零构建ChatGPT」训练框架。Karpathy说这是他写
OpenAI终于官宣了!联手芯片巨头博通下场造AI芯片,预计2029年底部署10GW算力。内部已秘密研发18个月,首颗芯片9个月后量产,AI领域的M1时刻将至。OpenAI算力的尽头,是自研芯片。今天,OpenAI重磅官宣与博通合作,打造新一代AI定制加速器,部署规模达10GW。10GW=800多万户美国家庭供电,是胡佛水坝发电量的5倍2026年下半年,正式开始部署,预计到2029
当一个人花十年成为行业专家,却在一天内被一行「AI提示词」取代,丢了工作。他该如何在失落中重新定义「自我价值」?被AI取代工作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尤其是在大厂。Ian Carter,33岁,微软的技术项目经理,今年5月份就被裁员。直到今天,他依然还没有找到工作!至于为什么诸如微软这类科技大厂都在裁员,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对AI大量的、疯狂的投资!随之而来的,是
2023年4月,Meta AI发布了首个图像分割基础模型Segment Anything Model(SAM)。SAM的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分割任何东西」。2024年7月,Meta推出SAM 2,将模型扩展到视频分割并显著提升性能。如今,SAM模型即将迎来第三次升级。ICLR 2026会议盲审论文《SAM3:用概念分割一切》https://openreview.net/pdf?id=
【导读】为什么大模型,在执行长时任务时容易翻车?这让一些专家,开始质疑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认为它们是否只是提供了「思考的幻觉」。近日,剑桥大学等机构的一项研究证明:问题不是出现在推理上,而是出在大模型的执行能力上。大模型也有「EMO」时刻。比如,Gemini在Cursor里调试编译错误后,打开了自责「循环模式」,把「I am a disgrace(我很丢脸)」重复了86次。尽管大模型在复杂推
【导读】四十年前,他说:「计算机永远不会思考」。四十年后,AI开始拒绝指令、撒谎、反思、甚至「自我保护」。哲学家约翰·塞尔——「中文屋」思想实验的作者、AI怀疑论的旗手,却在去世的那一周,被时代反讽。他花一生质问机器是否真正「理解」,而如今,机器反问我们:你们的理解,又凭什么是真实的?2025年9月,一份让研究界震动的报告出炉。Anthropic的团队在长时间对话实验中发现,最新一代AI模型
15年前,在ICU待了六个月、三次濒临死亡的他接受了临终祷 告,并与女友、父亲和姐妹告别。15年后,他在《Possible》节目中,讲述自己如何利用AI把求生之战转变为拯救他人生命的故事。David Fajgenbaum他叫David Fajgenbaum,是一位医师、科学家、畅销书作者,也是宾大医学院获得终身教职的年轻教授之一。Fajgenbaum在乔治城大学读本科时,被确诊患上一种
Gemini 3.0更近了!网友爆料称,谷歌下一代旗舰模型将在10月22日发布。一些拿到内测资格的开发者,放出了最全面的demo,Gemini 3.0能做到一次性直出网页、游戏、原创音乐等。前端开发,再也不需要人类。Sora 2之后,全网都在等待下一个G点的到来!本月AI大事纪,当属谷歌DeepMind下一代旗舰模型Gemini 3.0「全家桶」的登场。传闻称,预计10月22日,Gem
你一定见过那些奇怪的AI画:人物手上多出几根手指、脸部细节怪异,却又带着某种说不出的新鲜感。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扩散模型明明只「复刻」,为什么还能画出前所未见的作品?最新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其实,AI的创造力并非「神来之笔」,而是模型架构的副作用。明明只会复制,AI为何还能创作?扩散模型的任务很简单:把数字噪声还原成训练过的图像。就像把一幅画放入碎纸机,直到只剩下一堆细小的灰尘,
十年前,数学家陶哲轩还在黑板前,与学生们手推每一道几何公式。十年后,他把同样的问题丢给一台机器——GPT-5 Pro。他想知道:AI只是更快的计算者,还是正在接近真正的理解?几分钟后,屏幕亮起:Minkowski公式、Willmore不等式、体积积分……它把整个推理写成了完美的论文草稿。陶哲轩看着那串结果,既震撼,又有点心凉:问题依然无解,只是被粉饰得更漂亮了。就在那一周,另一场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