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操作界面

高校纷纷出台AI写论文禁令,学生们的学术之路该如何走?

4.8
0热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 AI 工具来撰写学术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这一趋势虽然提升了写作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学术诚信和原创性方面的严重担忧。近期,多所高校相继出台政策,以规范学生在学术写作中对 AI 的使用,尤其是在毕业论文和设计项目中。例如,复旦大学率先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中使用 AI 工具的规定 (试行)》,成为国内首个针对 AI 写作的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 AI 工具来撰写学术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这一趋势虽然提升了写作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学术诚信和原创性方面的严重担忧。近期,多所高校相继出台政策,以规范学生在学术写作中对 AI 的使用,尤其是在毕业论文和设计项目中。

例如,复旦大学率先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中使用 AI 工具的规定 (试行)》,成为国内首个针对 AI 写作的管理文件。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划定 AI 使用的边界,鼓励学生更合理地利用这一新兴工具。此外,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紧随其后,制定了相关规定,力求保障学术的严谨性和原创性。

AI机器人写论文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许多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表示 AI 工具确实能在查找资料和组织信息上提供帮助。但有些学生却因依赖 AI 而走上了代写的歧途。小张就是一个例子,他为了方便而选择了论文代写机构,最终却发现其提供的论文质量堪忧,且其中也含有 AI 生成的内容。这样的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依赖他人或者机器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成绩不及格,更可能影响自己的学术诚信。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于如何检测 AI 生成的内容也展开了探讨。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的专家指出,现有的 AI 检测软件虽然能识别某些特征,但并不完美,可能导致误判,给学生带来困扰。因此,各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仍需谨慎考虑如何平衡学术诚信与科技进步。

综上所述,虽然 AI 在写作方面提供了便利,但高校的相关政策也提醒学生们,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的精神,而不是将写作视为单纯的技术操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研究的价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