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邀请码秒过?我的 Manus 初体验
ai 内容创作,短视频内容创作,GPT 将会对网络内容创作 图文教程

Manus 邀请码秒过?我的 Manus 初体验

AI中国 AI中国 3月前 241 阅读
4.8 (1280 教程评分)
15,328 人已学习

 

Manus 的热度暂时降了下来,我申请的邀请码也到了,于是开始了第一次 Manus AI Agent 的使用。这应该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使用这类 Agent AI 产品,当然之前有看过 Devin AI 的 demo,也一直在使用 Cursor,但这些 agent 基本上都是 coding 领域的。Manus 官方说自己是通用的 AI agent 产品,那具体的边界还得探索了才知道。

左下角有一个“知识”按键的选项,其实主要是记忆的功能。之前在使用 Monica 的时候也有这个,可能 Monica 团队认为这会提高模型使用的体验。但实际使用下来,我发现因为我问的问题往往是不同的,每次问题都去用到同一份记忆,有时候的回复就不是那么准确了。虽然模型的“记忆”是一个很诱人的选项,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产品能够把记忆相关的体验做好。

整个产品的完成度很高,可以看见 Manus 的产品经理在一开始就做了一些设计。而最主要的设计就是要让整个 Agent 工作的过程让所有人能够看见。浏览了什么网页,执行了什么命令,发生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解决的。整个工作流的步骤是非常清晰的,同时右侧叫“Manus 的电脑”,可以看见 Agent 在虚拟机里进行的操作,网站可以在虚拟机里打开,也可以在自己使用的电脑上点开新的标签。

为什么这么做?那就要聊到关于 AI 应用的体验了。DeepSeek R1 作为推理模型,发布时的爆火程度远大于 OpenAI 的 O1,一个原因就是团队将模型思考的过程展现给了用户。模型的整个思维链,中间的思考,时不时的 aha moment,都让模型推理的过程更加具象化。正是这种具象化,和传统 Chatbot 的一问一答产生了巨大的体验差异。

而 Manus 也同样希望将 AI 应用的体验做出差异化,所以展现了整个 agent 思考和执行的过程,甚至保留的完整流程的视频,保证整个过程可以被传播,并让没有使用到产品的人同样体验产品的整个过程。同时下方还有进度条,类似你可以随意调到 Agent 思考和执行的任意切片时间。

产品体验是一方面,当然也有不好的点,那就是和我之前的预想是差不多的。任务的执行成功率显然不是很高。对于我的第一个任务,可以说就是失败的。尽管整个执行的路径没有错,我的需求是希望能够收集一些相关网站,然后用一个网页展示出来。但是很可惜,一开始他就理解错了我的一个需求。

Manus 不像 ChatGPT 的 Deep Research 一样,一开始当我提出我的要求的时候,ChatGPT DR 会进行反问,目的对要求进行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梳理。

而 Manus 当我输入完指令,按下回车之后,就开始直接干活了。那么到底有没有理解我的需求?是否对我的任务目标和我达成一致?所以最后发现,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需求就理解错了,导致运行到一半,我就对整个任务的成功不报希望了。

当然,让 Agent 一收到命令就开始干活,是为了真正解放人类的双手。毕竟一开始对话框就提示了在 agent 干活的时候,用户是可以离开的。但是我还是认为之后类似的产品,还是应该提供 step by step 的选项,基于每一步的结果,用户可以做一些相关补充,或者关于进行结果进行选择和丢弃。模型的长链条推理是整个使用过程中主要的成本所在,如果能够及时停止错误,不仅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还能极大降低产品成本。

不然对于 AI Agent 来说,很容易进入“一步错,步步错”的情景。这种情况很可能来源于大语言模型的幻觉,就像有时大语言模型的重复吐字,又或者是 DeepSeek R1 当说到什么量子力学、黑暗森林法则的时候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至于任务的执行的时间,当然是会因任务而异,但这个其实最不需要担心。毕竟随着技术的发展,有关速度的体验肯定是会有提升的。

最近应该是放开了审核,用我自己写的 prompt 邀请码审核很快就通过了。

 

教程评分

4.8 (1280 教程评分)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