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操作界面

什么是简洁?与孙子、乔布斯谈 AI 产品的设计过程

4.8
0热度

这一篇澄清一个产品设计上的误区,尤其在 AI 产品设计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引言好产品必然是简洁的,而简洁是什么?产品设计上的简洁是不让用户参与、简洁是直接给结果、简洁是二选一、简洁是尽量少吗?讲产品设计,引入乔布斯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引入孙子兵法?因为简洁是一种战略,并且是战略执行过程。简洁是名词,也是动词。是过程,也是结果。说战略,就要先聊孙子兵法我上周在即刻上发了一篇《孙子兵

这一篇澄清一个产品设计上的误区,尤其在 AI 产品设计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

引言

好产品必然是简洁的,而简洁是什么?

产品设计上的简洁是不让用户参与、简洁是直接给结果、简洁是二选一、简洁是尽量少吗?

讲产品设计,引入乔布斯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引入孙子兵法?

因为简洁是一种战略,并且是战略执行过程。简洁是名词,也是动词。是过程,也是结果。

说战略,就要先聊孙子兵法

我上周在即刻上发了一篇《孙子兵法》读后感:

?

孙子兵法读完剩八个字:

避虚击实

避实击虚。

前者是战略,后者是战术。

我跟朋友聊到创业的“主航道”聊 AI 产品设计/通用 Agent 产品的问题,想到了这句话。

因为通用的、大众的 AI 产品设计很难,因为通用意味着没有边界,也意味着失控。而如何以产品桥接 AI 与人,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

所以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当然,《孙子兵法》的读后感还有一句话的版本。

我为什么会这么无聊,非得读出一句话或者八个字?因为当年读书的时候,一看孙子十三篇,这可怎么办?难道战争的时候,还一篇一篇对照着去看当个操作手册吗?

如果这样,显然做不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于是萌生了不断读少,直到一句话的想法。

最终确实读成了一句话,这一句话是什么?

?

孙子说: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自由。在战争中,你始终要是自由的,如果不自由,就制造自由。自由是目的,自由也是方法。而战略战术,只是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一个评价策略的方式。

后来读毛教员的书,他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异曲同工。

大家习以为常的“高维打低维”,本质上讲的也就是自由度。

但是因为维度这个词汇,通常用在数学、物理领域,略显抽象,所以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自由度 = 维度 − 约束数量

这个公式本身就是方法:找到并获得足够多的维度,减少约束条件,得到更多的自由度。

如果你的自由度低于战争对手的自由度,那就容易失败。反之,容易成功。

而这个过程,就是孙子讲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以,也可以说高维打低维,就是高自由度打低自由度。

自由度比维度更贴近生活与直觉,相信看到这句话,这个提示就能调用起你人脑这个大模型里边大量的预训练知识了。

孙子兵法的牛逼之处

孙子兵法的牛逼,就在于他把战争的维度展开了。告诉你打仗不单是两军对垒、发起冲锋这么直来直往。

他把战争拆成了十三篇,然后每一篇又从多个维度讨论了各种情况。

比如他甚至一开始讲庙算,讲政治。将五事七计,列出了战略制定的五个维度(道天地将法),拆解出来了七大评价指标。

主孰有道:哪方君主更得民心?

将孰有能:哪方将领更有才能?

天地孰得:哪方更占天时地利?

法令孰行:哪方法令执行更严明?

兵众孰强:哪方军队实力更强?

士卒孰练:哪方士兵训练更精良?

赏罚孰明:哪方赏罚更公正?

剩下的每一篇也是一样,考察多维度,并找到评价指标的操作手法。摘录部分经典如下,

兵贵胜,不贵久。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但考虑到今天并不是专门聊孙子兵法,只是抓过来聊孙子兵法与产品设计和乔布斯的关联。点到为止。

乔布斯讲产品的设计

乔老爷子离世后,媒体发布了他曾经的一个采访,在《遗失的访谈》里,他这么说,

我离开后,对苹果最具伤害力的一件事是史考利(苹果前CEO)犯了一个很严重的毛病:认为只要有很棒的想法,事情就有了九成。他以为只要告诉其他人,这里有个好点子,他们就会回到办公室,让想法成真。

问题是,好想法要变成好产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当你不断改善原来那个“很棒的想法”,概念还会不断成长。改变,结果通常跟你开始想的不一样:因为你越深入细节,你学得越多。

你也会发现。你必须做出难以两全的取舍,才能达到目标:有些功能就是不适合电子产品做,有些功能就是不适合用塑胶、玻璃材料做,或是工厂就是做不到。

设计一个产品,你脑海中可能要记住超过5000个问题,去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使劲让这些想法在一个全新的模式下共同运作,达到你要的效果。每天你都会发现新东西。这同时代表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让最终的组合融会贯通,这才是真正的“流程”,也是真正的魔法所在。

不难看出,好产品是战略目标,五千次是战术选择。而整个过程,就是简洁。它是名词,也是动词。

这跟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获取高自由度,并以高自由度打低自由度,也是一回事。

如何加工很多个想法成为好产品,如何做出两难的取舍,最终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达到最终的效果。

在上一篇,我们给出了一个 Google 和 iOS 相册如何设计的例子,《如何设计 AI 与人的交互?以及为什么真正的创新必然是集中式的?》。再引用另外两位创业者的观点: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辩证法研究对立面怎样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毛教员在《矛盾论》中引用列宁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所以任何一个方案、无论大小,如果不迭代五个版本以上,没必要拿出来评审。简单考虑的非此即彼的选择,也没必要拿出来选择。现在有了 AI ,这个过程,自然可以极大加速,这既是 AI 带来的产品设计挑战,也是福利。

小结

?

因陋就简是简陋,少就是少是简陋。

简陋不是简洁。

考虑得少只会得到简陋。化繁为简是简洁,少即是多是简洁。

简洁,是多维度中的均衡,是高维空间的自由。考虑得越多,反而越自由,越有可能做到简洁。

简陋是低维度的表现,简洁是高维度的结果。

设计,是享受于在更高的维度里自由游弋,顺便做出好产品。

“AI在运作过程中,是先进行了展开——升维,然后进行了收敛——降维。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看上去颇具哲学意味的描述——AI通过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操作,实现了一种符合人类预期的确定性的生成,并通过对语言的升维操作,完成了对世界级知识的降维导出。”——少卿


这一系列的文章,也是一个 AI 产品设计的探索。

这是《AI 产品设计第七篇》,更多 AI 产品交互设计系列文章:

一、浅谈 AI 产品的交互设计以及 Agent 演进路线

二、【预见 UI】AI 产品交互设计理念的提出以及分级

三、【与万物对话】通往 AI 交互 L3 之路——Chat‑as‑OS 的产品设计探索

四、Fellou 不是 AI 浏览器!Fellou 更不是 Manus。

五、 我教 Apple 做 Agent

六、如何设计 AI 与人的交互?以及为什么真正的创新必然是集中式的?》

七、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思考[其一]

联系方式

如果希望和我交流讨论,或参与相关的讨论群,请加微信,联系方式请点击 【联系方式 2025 】。


立即下载

相似工具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