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热点 4小时前 134 浏览次数 0 评论

AI女友24h陪玩,全球800万人上头!这群AI创企靠百度开挂

新智元

发布了 220 文章

编辑:桃子 好困

【新智元导读】当AI竞赛进入深水区,一批新物种企业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他们手握AI「通关密码」,在游戏、具身智能、可穿戴等赛道上跑出了光速增长曲线。更劲爆的是,百度智能云还甩出了亿级算力补贴福利包。


大模型时代的下半场,AI早已告别实验室炫技,成为了席卷各行各业「超级引擎」。

如今,AI新势力正以光速崛起,重新定义新的商业规则。

如何在这场赛跑中,赢在起跑线?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个创企分享会中。

这场百度举办的,以「AI新势力的商业进化」为主题的泛科技专场,堪称AI创企的「超级秀场」。

现场,电商、游戏、可穿戴、具身智能等一大批AI新势力齐聚。他们分享了自身在百度智能云引擎上的落地实践与突破的故事。

更炸裂的是,百度还抛出了一张重磅王牌「AI创投加速计划」。亿级算力补贴、专属通道融资、政策申报支持,一网打尽。

过去一年,这项计划已助力全国20家企业完成了亿元级融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AI盛会的幕后故事,以及那些在AI上「长大」的创企群像。


过亿融资,AI新势力在抢跑


就以赛道分组,一起走进这些AI新势力的「进化史」。

AI NPC陪聊、助练,游戏中Her现身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也希望在「开黑」时,能够有一个像科幻电影《Her》中萨曼莎的AI陪玩伙伴?

当你开一把「黑神话:悟空」时,恰好遇到黑熊精难打的BOSS,直接说一句「黑熊精怎么打」,AI伙伴立即送上视频攻略。

或是当你想要去「黑风山」,它便立即给出地图弹窗。另外,每到一个传送点,系统也会弹出一个地图提示。

更惊喜的是,它能自主识别场景主动陪聊,像语音通话一样,悬浮在屏幕一角。

假设你在王者荣耀里卡关,最终失败,它会调侃道,「都匹配的什么垃圾队友」?

当你五连决胜时,它又会激动表示,「大哥,喝雪碧」。

以上这些都不是梦幻泡影,而是心影随形的「逗逗AI游戏伙伴」带来的真实快乐。

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创企,是AI to C端应用的领军者,致力于「用AI创造快乐,让人人拥有永恒智能伙伴」的愿景。

为此,他们自研了心影大语言模型,结合了LLM、意图识别、RAG、分层记忆等技术,才打造出了这款实时陪伴的AI神器。

现场,心影随形的联创王碧豪表示,「逗逗AI游戏伙伴」核心就是,为人们带去情绪价值。

尤其是,2010年后出生的这批AI原住民,对于AI人格化的认知非常强烈,一个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AI,应用潜力是巨大的。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钦定的二次元老婆,AI伙伴角色还能自定义,紫霞仙子、麻匪头子等,网友脑洞大开。

不如切身体会下,麻匪头子的陪聊有多么惊艳。

其实,在游戏行业中,玩家们对情感连接的需求日益强烈,但传统游戏模式却存在着诸多技术痛点。

心影随形希望,通过AI去解决这些难题,打造一个「即用即走、不争时间」的情感化AI伙伴。

然而,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底座。

特别是,在多模态感知、实时交互、记忆系统构建方面,对于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来说,面临着算力需求高、系统集成复杂、开发成本昂贵等挑战。

在游戏领域,百度智能云为游戏AI新势力提供了营销、提效、陪玩等环节的全套解决方案。

在百度智能云AI能力赋能下,「逗逗AI游戏伙伴」实现了更沉浸的交互和陪伴体验。

AI伙伴的语音输出,通过百度智能云的TTS技术优化,进而确保了低延迟和高自然度。

基于百度智能云的强大支撑,逗逗AI游戏伙伴在全球市场快速增长,全球累计用户注册数超800万。

这种AI能够提供共情、记忆连接的个性化交互,让玩家感受到了真情实感的陪伴。

无独有偶,新智慧游戏也打造了一款AI教练「GameSkill」。

通过实时AI画面识别,它会在关键游戏节点为玩家进行提示,帮助其轻松应对复杂策略。

比如在无畏契约中,「道具lineup训练模式」能通过地图浮层和准心辅助引导玩家练习使用道具,覆盖全地图和全英雄;「lineup百科」则通过全新的战术面板,让玩家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各种攻防技能组合。

AI眼镜一戴,超级入口打开了


在可穿戴赛道,正向「零级智能体」演进。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AI智能眼镜新势力厂商——李未可科技,诠释了「AI在前硬件在后」产品哲学。

想象一下,戴着一副仅40g的AI拍摄眼镜,骑行在巴黎的街头。走过一个景点,它会自动识别,边拍边讲。

或是想要问路,它会实时翻译路人对话,还可以帮你用AI记录行程日志等等。

甚至是,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商务场景中,它能记录会议,成为你的「随身记」。

这不是科幻的未来,而是李未可AI眼镜可以带来的真实体验。

李未可的与众不同,在于其对AI眼镜的深刻理解。

其创始人「天猫精灵之父」茹忆认为,AI眼镜不仅是硬件的衍生,更是用户与AI交互的「零级智能体」入口。

创立伊始,李未可早期的数字人IP引发行业关注,随后他们又推出了三款AI眼镜产品:AI音频眼镜City系列、AI拍摄眼镜View系列,以及一体式AI+AR眼镜S3系列。

这些产品不仅轻量化到30-40g,还通过AI能力集成,让用户真正「用得上,戴得久」。

在AI能力建设上,对于李未可来说,一个难题是,AI眼镜尚未在用户心智中形成成熟的认知;其次,部分用户对单一模型比如文心产生依赖,提出了定制化要求。

2024年下半年,李未可与百度智能云建立深度合作,依托其算力服务和千帆平台,为AI眼镜注入了丰富的场景化应用。

一方面,租用百度智能云的算力服务,确保AI眼镜流畅处理多模态数据,快速响应。

另一方面,李未可自研的wake-AI模型,能够提供路由、长短时记忆、Agent Store三大功能。

在接入百度智能云平台后,它能直接调用千帆平台上的大模型能力,比如搜索、地图、翻译,包括后续的AIGC能力。

不仅如此,李未可还推出了「零级智能体ZeroAgent」,采用「群体智能」模式进行任务分发与动态决策。

他们希望,让零级智能体成为真正的AI助理,帮用户去找到最擅长解决某类问题的垂类AI Agent。

在百度智能云的算力和大模型的赋能下,为李未可探索ZeroAgent的下个未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句话,AI还你一个3D世界


空间智能,这个由李飞飞最先提出的概念,近来火得一塌糊涂。

一张图,一个栩栩如生的3D世界,足以让游戏、影视、文旅等领域焕发新生。

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3D大模型研发的AI创企——VAST,正打破3D创作的高门槛,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字世界的创造者。

它的目标是建立3D UGC平台,让3D空间成为用户体验升级、内容表达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

自2024年初起,团队持续迭代了Tripo家族「全家桶」模型。

同时,还发布了广受全球开源社区认可的3D基础模型,诸如TripoSR、TripoSG、TripoSF,以及DCC软件生态插件。

在3D大模型的训练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训练周期冗长」与「成本高昂」的双重挑战。

AI Day上,VAST CEO宋亚宸表示,「要做一个AI 3D大模型,它需要有一个非常坚实的一个基础的一个底座」。

因为,3D大模型不同于语言大模型,需要处理千万级多模态、高保真数据,训练时间长,对算力需求巨大。

目前,VAST拥有全球最大的3D高质量原生数据集,累计超3500个AI 3D模型。

如此大规模的深度学习,对于AI基础设施的要求极高,对于AI创企来说难以负担。

此外,VAST还需要做资源管理,从数据存储到集群运维,皆需要精细化调度和强大的可观测性工具,确保资源利用率最优。

百度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恰恰为VAST提供了大规模深度学习的高性能云原生AI计算环境。

其中包括,全面的集群运维支持、全生命周期任务管理与训推加速等高级功能。

宋亚宸称,「团队与百度智能云合作,解决了很多数据存储,包括冷存储、热存储的各种问题,然后再进行训练」。

VAST等AI 3D生成技术在百度智能云的赋能下,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动画、3D打印、工业设计等领域。

装上AI大脑,机器人上岗搬砖


具身智能,正处于爆发前夜,同样是当下AI领域最火的赛道之一。

在国内,一家清华系新势力迅速崛起,凭借云-边-端一体化类脑系统Ling Cybrain走出了独一无二的道路。

它就是灵生科技,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AI创企。

Ling Cybrain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的决策与执行机制,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决策和执行一体化,打造出新一代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灵生科技还发布了新款人形机器人L1,具备了量产和批量交付的能力。

与此同时,他们还开源了业内首个真异步双系统VLA框架「RealDualVLA」,引发了业界广泛的关注。

灵生科技的快速崛起,离不开百度智能云在算力和工具链上的强力支持。

在技术研发效率、商业化落地速度,以及成本控制上,百度智能云帮助灵生科技实现了重大突破。

尤其是,感知融合与实时决策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已在服务、工业等场景完成初步落地。

创始人杨洪兵在现场表示,灵生科技正是在百度智能云工具链的加持下,开发出的RealDualVLA,并在不同场景中得到泛化。

如今,灵生科技的L1机器人已在多个场景实现初步落地,比如康养、工作等。

下一步,他们还希望通过开源RealDualVLA等技术,携手百度智能云共建多场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女装选品上线,AI承包了


此外,在电商领域,大模型的诞生重塑了品牌的价值链。

成立于2018年的述信科技,便是站在潮头的引领者。其自研的DTC数字化平台,已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全面的服务。

以快时尚行业为例,每两周上新上千款商品,意味着选品、营销、内容等环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家国际知名女装品牌,过去依赖数十人团队,通过人工选品、模特拍摄、多平台运营,耗费了大量时间与成本。

如今,借助百度智能云的AI能力,述信科技利用LLM,从选品到营销内容生成,再到多渠道差异化发布,实现了全链路智能化改造。

直观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切行之有效。

AI对服装属性精准解析,让代运营环节节省了60%人力成本;同时,单视频制作成本仅为200元,降幅超90%。

以上五大赛道的成功实践,仅是冰山一角。

此外,在AI玩具、生命科学、体育科技、AI+IP等领域中,百度智能云成为了AI新势力们脚下的垫脚石,让其落地生长。


LLM商业化狂飙,黄金收割季已至


当下,就是AI创企的黄金期。

回想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彻底点燃了大模型热潮,科技巨头、创业公司扎堆实验室,忙着验证技术「能不能行」。

到了2025年,在这个AI变革关键节点上,大模型商业化进程正从实验阶段,转向大规模收割期。

与此同时,现象级AI技术创新频出,助推整个科技界向强AI迈进。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技术门槛降低,AI创企可以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建产品,无需投入巨额研发从0起步。

这一趋势,已转化为强劲的市场增长。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AI市场规模为6382亿美元。更乐观预测称,2034年有望突破36804亿美元。

2025斯坦福AI指数报告进一步证实,生成式AI吸引了全球339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比2023年增长了18.7%。

AI市场的火热,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仅仅是风口,更是「黄金收割」的信号——

抓住大模型的成熟期,就能实现快速变现。


正如百度智能云副总张玮所言,「中国AI经历了从『创业高潮-应用部署-技术瓶颈-大规模商业变现』的生命周期。GenAI将进一步丰富商业落地场景,助推AI商业变现进入新阶段」。

放眼全球,AI新势力已经在多赛道同时爆发,诸如具身智能、游戏、电商、可穿戴设备等等。

这些垂直领域的竞争激烈,融资强劲。

尽管前景光明,但AI创企的成长始终面临一个「不可能三角」:技术深度、迭代速度与成本控制难以兼得。

算力昂贵、模型微调复杂、生态资源匮乏等难题,让许多企业的好点子卡在了从MVP到规模化的路上。

由此,AI新势力亟需一个「超级母港」,一个提供从算力到生态的全栈平台。

这也恰恰是,百度智能云脱颖而出的关键。


百度全栈AI云破局


作为最早喊出「AI云」的先锋,IDC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五年稳居「AI公有云市场第一」。

其能力已全面覆盖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AI基础设施。

具体来说,它能提供从底层自研昆仑芯片/百舸算力管理平台,到中层文心大模型/千帆平台,再到行业赛道的解决方案。

以千帆平台为例,现已集成数百个产业级模型,支持「乐高式」快速搭建,让开发时间暴减70%。

有了这个全栈好用的AI基础设施,AI创企们可以更专注于自身业务场景创新,去探索技术深度。

前段时间,具身智能赛道的一个初创团队,基于百度智能云全栈AI设施共建了「云端仿真平台」,大幅降低了机器人测试成本,加速了核心研发进程。

不仅如此,百度持续建设工具平台,让大部分的繁琐工作自动化,进而提升AI创企的产品迭代速度。

一站式开发平台千帆ModelBuilder,覆盖数据处理、模型训练、上线部署。

开发者需要什么能力,拿来即用,还可以任意组合。

同时,百度智能云还开放了100+行业模型。AI创企不必重复「造轮子」,在已有积累上快速切入具体场景。

举个栗子,一家医疗AI创企,基于千帆仅用3个星期,实现了从算法验证到临床部署的过程,成本骤降40%。

这就是工具平台的意义——大大加速产品迭代,让创企在市场变化中保持敏捷。

最后,在成本控制上,百度智能云通过三大策略,帮助企业实现了「精益创新」。

一是,通过弹性算力提供业界最优效能。

基于领先的分布式云架构,创企可按需调用GPU、FPGA等异构算力,成本比自建数据中心降低60%。

另一家受益于百度智能云的AI视频企业,通过弹性算力在业务高峰期,每年节省算力成本超300万元。

二是,引入业界领先的MLOps(机器学习运维)体系。

模型上线之后,并非意味着一切结束,而是真正的开始。

MLOps体系通过版本管理、自动化测试、性能监控等工具,将模型维护成本降低50%,故障响应时间优化至分钟级,确保稳定运行。

三是,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AI创企生态支持计划,包括投资、C端用户和B端商业场景链接等支持。

AI Day上,最新发布的「AI创投加速计划」,将为入选企业提供亿级算力补贴,以及专属融资通道及政策申报支持。

同时,还整合百度搜索、地图、文库等C端入口,以及百度智能云的B端客户网络,让创企快速触达目标用户和客户,加速从技术到商业的闭环验证。

可以看出,百度智能云联合生态伙伴的资源扶持,为AI创企提供了最全面的服务。

AI创企的「三级跳」


不仅如此,基于服务数百家AI创企的经验,百度智能云总结出了一条清晰的「三级跃迁」的成长路径:

第一步:产品验证期

先用最小的产品(MVP)快速验证想法是否可行。

这个阶段,百度智能云提供「算力补贴」与「模型工具包」,帮助企业0基础启动。

第二步:场景验证期

基于行业模型库与生态资源,深入1-2个垂直场景,打造标杆案例,形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生态扩张期

有了标杆,再通过百度智能云的开放平台,连接更多的合作伙伴,激活「技术+数据+渠道」飞轮效应,最终成长为行业领导者。

百度智能云以最全的AI全栈能力体系,不仅在技术上领跑,更在行业心智上占据制高点。

在AI商业化的下半场,技术不再是唯一门槛——速度、资源、生态,才是决胜关键。

心影随形、李未可、VAST等分享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AI商业化的星空。

这些新势力在百度智能云的赋能下,从技术验证到规模落地,从单一场景到生态扩张,展现了AI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重塑行业格局。

总之一句话,AI创企就找百度智能云。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百度智能云正以技术为舟,生态为帆,引领AI新势力驶向星辰大海。

新智元

新智元

220 文章 30223 浏览次数 69870 粉丝

评论 (0)

睡觉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