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journey操作界面

一次AI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实验

4.8
0热度

"项目失去了前景,但我决定一个人把它做完。"几个月前,我和朋友们开始开发一款AI工具<svg fill="currentColor" height="10px" viewbox="0 0 16 16" width="10px"></svg>,将零散信息转为结构化文档<svg fill="currentColor" height="10px" viewbox="0

"项目失去了前景,但我决定一个人把它做完。"

几个月前,我和朋友们开始开发一款AI工具<svg fill="currentColor" height="10px" viewbox="0 0 16 16" width="10px"></svg>,将零散信息转为结构化文档<svg fill="currentColor" height="10px" viewbox="0 0 16 16" width="10px"></svg>。不久前,团队解散,我独自搞完这个项目。

今天,我终于完成了整个产品周期 - 从构思、开发到上线推广。虽然它可能不会成功,但我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全流程体验。

以下是我的产品实验笔记

项目背景




我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勉强的全栈开发(react+python+AI)。几个月前,我和朋友们组建了松散的团队,想开发一个能将零散信息转为结构化文档的产品。我们的MVP是"微信聊天记录<svg fill="currentColor" height="10px" viewbox="0 0 16 16" width="10px"></svg>转为结构化文档"。项目刚开始时候,我们认为微信聊天记录是一个金矿,如果有一个AI工具对它做合适的转化,一定能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最初的构想是面对社群主理人群体,做一个长聊天记录转为日报文档以及干货总结文档的工具。大家一起为这个目标努力。

然而做着做着,问题出现了:

- 团队成员对产品理念各有理解

- 没人有丰富的产品实战经验

- MVP测试后,市场反馈不理想。我们预想的用户群体聊完并没有太强的需求。

- MVP做完第三天,前置用于获取微信聊天记录的工具软件删库跑路了


最后团队解散了,项目"狗带"...




从"做全能转换器"到"只做一件事"

我想啊,做一个完整的失败产品也比半途而废强。所以我打算接着把它做完。

最初我想打造一个"信息转换小精灵",能吞噬各种信息,吐出各种结构化内容:

✅ 聊天记录转日报

✅ 长文章转精华文档

✅ 普通内容变创意图片

...

结果功能越加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我越做越迷茫...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想要的不是做出一个"完美"产品,而是完整经历一次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获得经验。我需要的是更多地与用户连接,而不是一直沉迷于自我在构建一个“良好”产品的陶醉里面。

于是我做了一个艰难决定:砍掉90%功能,只保留"微信聊天记录转日报"这一个核心功能。用户管理也直接砍掉,用户不必繁琐地登录注册了,直接投币使用就好。

最终成品




简单直接:输入微信群聊天记录,点击转化,变成一份精美的日报。

后续宣传


试着在小红书发帖。前一个小时阅读量特别低,可能是因为文中提到了微信被限流了。好在有一些人默默收藏了,希望能带给他们一点思考。

后续断断续续有十几个用户使用。总体评价挺好,大多还是反馈微信聊天记录导出这一步太麻烦了。


这次实验我学到了什么


1. 聚焦胜过完美:做产品不是堆功能,而是解决一个明确问题

2. 早点连接用户:对于工具类的产品。如果你自己是使用者,最好不过。如果不是,做完一个功能就要去找人试着使用。

3. 市场策略是要尽快想好的,这种工具类产品,要么边做边在平台发帖吸引潜在用户,要么早早跟潜在使用者沟通了解具体情况。我们小团队创业不比大厂,没办法大范围用户问卷或者投流,从0到100用户的冷启动要尽早开始。

4. 失败也值得完成:半途而废的产品没有价值,完整的失败却能提供完整的教训


如果你也好奇这个小工具,电脑端打开 http://http://everything2doc.com/ 网页试用。留言告诉我你的想法~


立即下载

相似工具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