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20小时前 64 阅读 0 评论

工商业侧储能系统核心需求

作者头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AI技术专栏作家 | 发布了 246 篇文章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储能系统已成为工商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用电成本,还能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核心需求,从经济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到增值服务等多个维度,分析储能系统如何为工商业用户带来全方位的价值。

工商业用户对储能系统的核心需求主要分为四类:经济性需求、可靠性需求、可持续需求及增值服务需求。

经济性需求包括峰谷套利及需量管理以及通过政策套利,申请补贴等。可靠性需求则将储能系统作为备用电源,用于应对停电、断电等特殊场景,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同时用于保护关键设备。近些年基于国家双碳政策,对企业提出减排及绿电接入需求,亦需要通过储能系统实现消纳。最后是储能系统结合软件应用实现的增值服务,包括能源管理,需求侧响应、电力交易等增值服务,以及电力资产金融化(容量租赁)的业务等。

一、经济性需求

1.1 电价优化

企业用户的电费通常由电量电费(度量电费)或容量电费(需量电费)组成,其中还包含分时电价、尖峰电价等复杂的电费计量方式。在此背景下,工商业用户可依赖储能系统优化用电成本,主要方式有峰谷套利及需量管理。

峰谷套利:指利用峰谷用电时间段电价的差异,通过储能系统充电、放电策略,实现在谷电时段充电,在峰电时段放电,以整体降低用电成本。

峰谷套利经济性假设计算:

中国大部分地区峰谷电价差可达0.6-1.2元/kWh,以中型制造类企业为例(年用电量100-500万度),配储容量一般在200-1000kWh。

假设案例:以浙江省为例,假设制造类企业,年用电量300万度。该区域峰电0.3元,谷电1元,平段电价0.7元。该企业以两班制,日班(8h=8:00-16:00)+夜班(8h=16:00-24:00),进行生产,日班为峰电,夜班为平段电价。则可计算得出,该企业一年的用电成本为1,500,000(300w*1/2*1)+1,050,000=2,550,000元。

假设该企业配置200kWh储能系统用于峰谷电价优化,采用每日/充/放策略,则可通过峰谷套利,一年优化约51,100元用电成本,约占总用电成本2%

需量管理

需量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优化用电行为或配置技术手段,降低最大用电需量(峰值功率需求),从而减少电费中的需量电费/容量电费支出的策略。其核心目标是“削峰填谷”,避免因短时高功率用电导致的高额费用。

按企业最大需量(kW)或变压器容量(kVA)计费,单价约30-50元/kW/月。

例:若某企业某月最大需量为500kW/月,则月容量电费=500*40=2w元/月

若通过技术手段将该企业月度最大需量降低到400kW/月,则年省电费约4.8w元。同时部分省份会对超容企业加收罚款(如超合同用电需量105%以上)。

通过储能系统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补充剩余负荷,以降低企业最高用电需量或规避因负荷超出而面临的罚款等。

1.2 政策套利

该部分主要依赖国家/地方颁布与储能相关套利政策,此处列举如地方财政直接补贴、顶峰放电补贴、光储一体化等补贴政策。

1. 地方财政直接补贴

  • 深圳坪山区:对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项目,按200元/kWh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
  • 上海静安区:储能项目可按市级补贴的50%配套支持,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
  • 成都:对年利用小时数≥600小时的储能项目,按230元/kW·年补贴,连续3年,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

2. 顶峰放电补贴

  • 浙江温州平阳县:用户侧储能在高峰负荷时段放电,可获1元/kWh补贴。
  • 江苏、广东等需求响应补贴: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企业,可获得0.5~5元/kW·次的响应补贴。

3. 光储一体化补贴

  • 广东案例:光伏+储能项目可提升自发自用比例,减少弃光,叠加峰谷套利,回收期可缩短至2~3年。
  • 浙江政策:午间光伏过剩时储能充电,高峰放电,提高整体收益。

二、可靠性需求

可靠性需求指将储能系统作为应急电源应用,在企业停电等紧急场景应急使用,以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对关键设备的保护。并且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在极端天气电价飙升等场景下替代高价电网供电。

实现方式:

  • 通过储能系统黑启动支持,在电网故障时快速切换至储能供电,保障关键负荷运行。
  • 极端电价避险策略:在电力市场电价飙升时(如极端天气),使用储能替代高价电网供电。

三、可持续性需求

可持续性需求主要包括企业依赖配置储能系统提升绿电消纳能力,实现碳减排,并赋能企业输出ESG报告,提升企业评级。

3.1 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风、光等绿电具有间歇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需要通过储能系统接入以平滑切入负荷并减少弃电。

3.2 实现碳减排

企业用电依赖传统火电,间接产生范围2碳排放(外购电力),企业通过光伏/风力+储能可最大化绿电使用比例,降低碳排放。

案例:苹果供应链企业通过储能+绿电,实现 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3.3 支持ESG报告,提升企业评级

ESG核心指标

  • 环境(E):绿电比例、碳排放强度
  • 社会(S):参与需求响应,支持电网稳定性
  • 治理(G):能源管理数字化、透明化

储能如何提高ESG价值?

  • 数据可追溯:通过EMS系统或云平台记录绿电使用、碳减排数据,便于ESG披露。
  • 储能产品获得绿色认证:如RE100、ISO14064等,增强投资者信心。

四、增值服务需求

工商业储能不仅能够通过峰谷套利和容量电费管理降低用电成本,还能通过增值服务创造额外收益,提升项目经济性。

4.1 参与需求侧响应,赚取电网补贴

电网在用电高峰或供应紧张时,通过经济激励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如减少负荷或调用储能放电),以维持电力系统平衡。

企业通过配置储能系统通过削峰填谷及紧急调频等方式参与响应。

案例:深圳某工业园区通过1MW/2MWh储能参与需求响应,年增收约20万元(叠加峰谷套利)。

4.2 参与电力交易与容量租赁业务

企业亦可参与电力现货交易,降低购电成本,或作为分布式能源电力现货提供方,出售电力。同时可作为容量租赁方,提供容量租赁服务获取多元化经济价值。

4.3 能源管理服务

企业可通过储能系统+EMS+云平台接入负荷,打造企业级智能用电IOT场景与能源综合管理平台。以实现智能负荷管理,动态调整生产计划,促进绿电消纳与利用率,实现需量控制等需求。

能源管理平台可通过绿电溯源与能耗数据可视化,优化经营决策数据分析并进一步提高ESG通过率。

总结

工商业储能系统的核心需求主要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可持续性及增值服务等需求。

  • 经济性:配置储能系统,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或降低最高需量以减少用电成本,同时可响应相关政策申报补贴。
  • 可靠性:将储能系统作为应急电源,在停电场景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并保护重要的设备资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超额负荷以规避电力公司的罚款。
  • 可持续性:增加绿电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提高企业获取ESG报告竞争力,为企业评级赋能,助力企业绿色持续发展。
  • 增值服务:参与需求侧响应与电力交易,并且可通过容量租赁服务带来多元化盈利点。围绕储能系统,打造智能化能源综合管理IOT平台,实现负荷管理,动态调整生产计划等。

本文由 @Edward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头像

AI前线

专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报道,深入解析AI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

246篇文章 1.2M阅读 56.3k粉丝

评论 (128)

用户头像

AI爱好者

2小时前

这个更新太令人期待了!视频分析功能将极大扩展AI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和内容创作领域。

用户头像

开发者小明

昨天

有没有人测试过新的API响应速度?我们正在开发一个实时视频分析应用,非常关注性能表现。

作者头像

AI前线 作者

12小时前

我们测试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左右,比上一代快了很多,适合实时应用场景。

用户头像

科技观察家

3天前

GPT-4的视频处理能力已经接近专业级水平,这可能会对内容审核、视频编辑等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应用!